15、“你别着急。”
皆大欢喜。
张远清召开家庭会议,把准许张远清前去北京创业的事情一宣布,便遭到家人的反对。理由主要是说,北京遥远、生疏,不是我们老百姓去的地方。其次,担心张绪贵做生意惹麻烦。当然,也有生怕亏本的。可是,张远清深知不放张绪贵走的后果,于是说:“你们的意见我都听了,只要的意思,是怕贵儿在外面吃亏。可贵儿现在不做老师,要是在家里务农,面子上是过不去的。现在田地也都分到私人的手里,做事也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贵儿出去闯荡,完全我们自家做主。是这样的,我呢,是一家之主,老古话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你们说话只能是我参考的,说话算数的最后还是我。这次贵儿要去北京,我决定批准,反对的话,就不要说了,说了也没有用。我想了想,家里总共还有一千两百五十九块三角六分钱,留下零头,剩下的一千块钱给贵儿去北京做生意。我想,有了这个两百多块钱,主要是预备绪富说媳妇,有这么多,应该不少。平时用钱,我们还可以砍柴卖钱。大家有没有意见?”
众人无言,张绪华冷冷地小声说:“都说说了没有用,还有什么意见……”
银花偷笑,张远清宣布:“好了,就这样办了。”
“爹,我看不要那么多,就留下五百块钱吧,”张绪贵说,“家里多留点钱,也好办事。我呢,还没有到北京,也不知道情况,暂时就少带点钱去,等有了投资的项目,差钱再拿也不迟的……”
张远清想了想,说:“不行,俗话说,‘人是英雄钱是胆’,到了天子脚下,没有钱是不行的。北京这么远,等要钱就来不及了。好了,别再说了,就按照我说的,贵儿就带一千元去北京。就这样办了。”
但是,不是你说去北京,有钱,就可以去的,需要村委的证明。晚上,张远清拿了家里仅有的半斤冰糖和一挂腊肉,去找张友准。
张友准接过礼物,为难地说:“去北京的介绍信我还真的没有开过……要不这样,我先了解情况再说……”
张远清笑说:“咳,支书,并不是我不舍得钱,只是这冰糖需要供应票的……”
“远清,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去北京是党中央所在地,是不是上级有规定……”
张远清无奈而回。
过了一天,张友准上门找张绪贵,说:“张绪贵,现在你半途走了,学校里需要一个老师,准备再开始招收。我侄女张朝霞呢,去年跟你学习了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