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还不明朗(第1页)

46、还不明朗

“陈老师,本来呢,你主管外部事物的,这个转账的事情不属于你的职责范围,你要是感到不方便,那还是算了。”张绪贵表示理解。

“绪贵,我没有说不方便,我……既然这样,我还是去咯。”陈赛芝马上改变了主意。

莫玉箫带着陈赛芝,分别找了五金厂的厂长和行长。奈何无论是厂长还是行长,都在陈赛芝风情万种面前无动于衷。最后,张绪贵不得不亲自上马。

根据莫玉箫的汇报,转账外贸企业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是风险太大,不敢。这就说明,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这天,张绪贵找到了银行的行长李子木。

李子木四十多岁,白净的脸上长满了络腮胡子,面无表情。张绪贵还没有开口,李子木说:“张厂长,你这个事情很难办的,你想想,你这样一转,国家亏损多少?就是十万块钱。我作为行长,要保护国家的财产。因此,你最好就别再在这个事情上转悠。”

张绪贵笑说:“李行长一心为国家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要是全国的行长都像您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更加辉煌……”

李子木笑说:“张老板你真会说话,我算什么,我只是一个地方的小行长,哪里能为国家做多大的贡献,尽职而已。”

张绪贵突然转移话题说:“要说也是,现在国家支持个体户发展,万元户比比皆是,李行长您虽然是管钱的,可是工资也不高,我们国家的分配政策是按劳分配,我看对于您就没有按劳分配……”

李子木沉默,叹息说:“哎,像我们这些银行的人,工资也就是三五十块钱,我呢,虽然说也是个行长,工资高不了多少,很早就想买辆自行车,可是就是不敢于动,工资总是这个月望到下个月……”

“其实呢,”张绪贵开导说,“邓小平主席提倡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件的,就是要尽量利用,不然的话,怎么富裕?”

李子木听不太懂,迟疑说:“张老板指的是……”

“呵呵,李行长,有的话呢,我也不好说。”张绪贵笑说,“比如说,卖油条的个体户,致富的办法是依*自己的手艺,而我承包造船厂呢,就是依*获得支配工厂资源的权力,李行长您呢,手中有什么呢……”

李子木受到启发,心中见到一线光明,很是高兴,可是嘴上却说:“这个不行,我是干部,工作作风要端正。”

张绪贵知道,李子木的已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