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愿救人谁救我?
这个工资水平,只是一般工人的工资,又是服务员,所以,并没有姑娘上门。但是,那些上班的妇女,则是羡慕加班的工资,不断有人来问兼职。在家里待业的,是那些高中和职业学校毕业的,端盘子自然是不愿意的。
其中,也有不少下放回城的知情,回城后,多数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部分找到工作的,也是工资比较低,还有一些,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现在听说张绪贵饭店招工,就纷纷前来应聘。
文革中下乡的知情,那时候,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到了80年,接近三十岁,说知识,多少还是有的,在80年代,还是不落伍的。可是,举国上下,那么多的后来人需要工作,而全国的工业又不发达,工作岗位少,自然就难以找工作了。
消息传出去,当天晚上就有三个女知情,一个男知情找来了。张绪贵把待遇一说,来着都很高兴。其中一个女知情说,要是能安排住宿,工资少点都没有关系。张绪贵带着她们去看了女工宿舍。这两个女知情竟然连连说好。
洗碗洗菜的,要加两个人;帮厨师的,也要两个人。其次,收拾桌子的,打扫卫生的,也要加两个人。一共,就是六个人。
张绪贵仔细询问了来者的家庭状况和联系方法,说:“你们在家里等,三天之内,我会通知你们。”
随后,不断有人前来应聘,前后来了二十多人。张绪贵又是询问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
三天后,张绪贵先后招收了五女一男。这样六个人,都是家中很困难的,其中,两个女工家里没有地方住宿,需要安排住宿的。
女工宿舍不大,以前住三人,现在住五人,显得小了。张绪贵在保定找了个乡下的木匠,做了三张上下铺的活动床,安装好。
男子安排负责烧火,兼职帮助张友备处理临时事物,比如说洗锅、砍肉、杀鸭子。
两外五个女工,因为年纪比较大,就负责洗菜、洗碗、扫地、及时收拾盘子。
银花、李小琴和文静妹,则是专门负责传送。
因为收钱比较麻烦,出了不少问题,张绪富提出收钱。张绪贵本来是想安排张绪富在面上跑动,有什么问题及时调节的,收钱呢,还是自己做。正在考虑把银花调出来开票收钱,食客则是拿了票等吃的。可是,现在三哥提出来,自己也不好反对,只有答应了。
根据张绪贵的意思,传送菜的人,把饭菜送到以后,便及时把钱收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