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出路何在?
(各位大大,请给点推荐票票噻(*^__^*)……)
“丘厂长,也只差三万块钱,就那么难么?”
邱生林不露声色地说:“一个钉一个峁,厂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有着落的,当开支的不开支也不行。我们厂一年的生产总值也就是一百万的样子,除了购买生产资料的钱,和各种日常开支,七百多职工,也只能勉强发工资,碰到其他临时的开支,工资就发不下去了。银行里还欠下了四十多万元的债务,哪里去拿三万块钱。”
“也是,这么困难,到哪里去找三万块钱……”张绪贵同情说。
“到哪里去找?”邱生林自言自语,“这次建房子,自从79年就打报告,现在批下来,机会难得,不建,上级下级都不好交差,肯定是不行的。想来想去,开会讨论,恐怕最后还是去找银行。”
“丘厂长,银行也是难缠的,贷款了还要利息,不如想办法扩大业务,您不是说开工不足吗,要是能多生产产品,钱不就来了?”张绪贵出主意。
“小同志,不瞒你说,我也想扩大业务,可是,能扩大到哪里去?北京市大大小小有三百多家印刷厂,都是有固定业务的,我们拿不来,就算是拿来了,他们吃什么?我们这个厂还是受到中央照顾的,《参考消息》这份报纸,我们拿了四分之一的生产指标,平时呢,就印刷一些账本之类的,增加一些收入,考试的时候,还能印刷一些卷子。就这么多。与同行比较起来,还算是好的。有的厂子,欠银行的钱更多,甚至工资也有拖欠的。哎,搞经济这个东西,就是难,要是打仗,我们冲上去就是了,可是这个钱……冲不上去……”
工厂经营的事情这么复杂,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还是少说的好。张绪贵不再深入探讨,说:“丘厂长,这样,你能想办法就更好了,万一有什么困难,建设资金还有缺口,我看能不能帮助你想点办法……”
“同志,你有什么还办法?中央里有人么?”邱生林眼睛突然发光。
“不、不,丘厂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总之呢,到时候再说了。”
邱生林眼睛的光芒顿时消退,失望说:“那好,到时候在再说了……”
饭店这边,一切运行正常,因为要着手到外地开分店,有意放手让袁雪梅管理,培养她做高级职位。袁雪梅呢,大小事情一把抓,很辛苦,可是从来没有怨言。
按照王雪彩的意思,因为到外地开饭店,一来不好统一管理,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