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让你疯,(第1页)

38、让你疯,

王雪彩含笑不语。

莫玉箫笑说:“你看她高兴的模样,就知道分配到好的单位了。”

张绪贵笑问:“姐姐,你究竟分配到了哪里嘛,说出来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嘛。”

王雪彩笑说:“党指向哪里,我就奔赴哪里。”

莫玉箫瘪瘪嘴揶揄说:“这话也太说假了吧,党也是指挥你去喜马拉雅山边防放哨,你也这么高兴么?”

王雪彩笑说:“喜马拉雅山海拔太高了,党知道我小女子的肺小,不叫我去的。”

莫玉箫笑说:“小女子肺小,农村里空气好,正好润肺,党应该把你指挥到哪里去……”

“好,正好到我村子里去。”张绪贵说,“就住在我家,免费提供食宿。”

“上山下乡,”王雪彩做憧憬状,说,“其实也蛮有诗意的,只可惜现在不流行了。”

莫玉箫笑说:“是啊,现在流行向往北京,所以你就如愿以偿了,一颗红心向着党中央。”

杜节涛有个姐夫叫文书桥也在造船厂工作,原来是一个工厂的车间主任,后来,因为生产搞不上去,就被撤了下来做了一个普通的工人。文书桥的爸爸文新海以前是个是了区里的干部,57年的时候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贵州边远山村劳动。1981上半年,随着**同志平反,数万右派份子先后落实政策,还补发了工资。文新海原来是每月三十六块钱一个月,从1957年到1981年,24年,一共补发工资一万多块。文新海回到城里,拿了补发的工资,一阵爆笑,竟然学着司马懿,死了。文新海的妻子,在文新海打成右派以后就离婚划清了界限的。这样一来,一万多块钱就归于文书桥所有了。

文新海原来的妻子前来吊唁,哭成泪人,诉说文新海受苦,不失时机诉说自己虽然嫁人了但是为了关心文书桥受了不少后来丈夫的骂。最后,提出要分钱。

文书桥不给。

现在,杜节涛想承包需要钱,就央求姐夫文书桥借钱。

为了确保承包成功,王雪彩催促张绪贵去找副省长吴若普。吴若普说:“绪贵同志,承包的事情,政府很重视,经过多次讨论,最后认定你与造船厂的生产科长杜节涛竞争。杜节涛的计划书写的很好,厂里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也很熟悉,这个,是他的优势。你的优势是眼光远大,有改革的创意。你们各有优点,伯仲之间。从组织考虑来说,你具有海外关系,容易打开局面。但是,我们也是指导性质的。杜节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