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亏损何处
吴若普告诉张绍智,全省有国有大型企业198家,其中,大约一半处于亏本状态,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尽量减少亏损,减轻政府的负担。
张绍智吃惊地问:“吴省长,国有企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它们大多处于亏损的状态,那财政还怎么运转?”
“怎么运转?也要运转的。亏损企业,就贷款支付工资,欠下银行的钱。”吴若普解释说,“盈利企业上交的利润,就支付各级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
“欠下银行的钱,长期下去怎么办?信用丧失,金融危机就要爆发了。”张绍智担心。
吴若普笑说:“小张,这个你就不用担心,我们国家的银行是政府独资的,处于高度、绝对的垄断状态,就算信用完全丧失,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人民币数量,平衡收支,稳定物价的。”
张绍智小心翼翼说:“比如说,银行放出企业贷款一千万,一直收不回,还在逐渐增加,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钱多了,而产品少了,物价就会上涨……”
吴若普笑说:“你别这么悲观,小张,我告诉你,虽然说大部分企业在亏损和停产,可是,亏损基本上还是亏损在吃饭上面。比如说,一个机械厂,原来是生产军工产品,现在军备萎缩了,停产了,那么,就依*贷款发工资。再比如,一个棉纺厂,原来上马过多,现在质量有的好,有的不好,不好的厂家产品不好卖,因此就处于办停工的状态。这些厂子贷款发了工资,这些贷款怎么办?那些上缴的利润一部分地方政府就用来还贷款。这样,银行贷款就还了一部分。还有,农民生产的粮食、棉花、大豆、油菜等农作物,都是政府定价统购的,拿来给了城市的工人,就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农民买回的肥料等生产资料,又比较贵。这样一来,相互抵消,也差不了多少。所以说,物价上涨很微小的。”
张绍智低声说:“那农民岂不是牺牲很多……”
吴若普轻松地说:“农民从来就是这样牺牲的,没有什么奇怪的。所以说,农业不发展起来,改革就没有支撑。现在农村改革了,农业发展起来了,需求就增加了,不改变工商业的状态,就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叫做滞涨。滞涨会增加政府更大的负担。因此,拯救企业很重要。其中,国家大型企业人口多,设备先进,对于整个经济大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拯救大型企业,有是重点中的重点。”
看样子,国家经济不是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