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简介(转)(第1页)

班超,东汉名将、外交家。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

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东汉著名外交活动家,军事家。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著名史官班彪之子。汉明帝永平五年(62),随兄班固至洛阳,以缮写为生。后投笔从戎,欲效法张骞建功西域。西域自王莽代汉后复为匈奴控制。东汉明帝决心重新沟通西域,于永平十六年遣奉车都尉窦固领大军远征。班超隶属窦固,以假司马职别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北),有功。复受窦固之命带36人出使西域。

班超抵达鄯善(今若羌一带),时匈奴使者亦到达。遂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趁夜乘风火攻使者驻地,烧死其百余人,斩30余,致使犹豫观望的鄯善王决心归汉。后升军司马,奉令再出使西域。

通西域之路,沿南山(昆仑山)北麓为南道,北山(天山)南麓为北道。当时称雄南道的是于阗王。班超仍率36人沿南道入于阗(今和田一带),促使其王广德杀北匈奴监护官而归汉。次年,抵疏勒(今喀什),智擒龟兹(今库车一带)人充当的国王,另立疏勒人为王附汉。汉朝重设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

十八年,明帝死,西域形势逆转,北匈奴攻占车师,

围戊己校尉,焉耆(今焉耆东北)等国乘机攻杀都护陈睦,龟兹等国也数攻疏勒。班超留西域与疏勒王共同抵抗,决心奋力扭转局面。建初三年(78),班超率疏勒等南道诸国1万人攻姑墨国石城(今温宿西),剪除了龟兹西翼。五年,向阻绝消息五年的汉廷上书,随即得假司马徐干等千人援兵。班超先平息疏勒叛乱,继率于阗等国兵2.5万,攻降龟兹控制的南道国莎车(今莎车一带),歼5000余人,威震西域,南道遂通。

和帝永元二年(90),贵霜(即大月氏,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