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对《三十六策》自无多的兴致,但长阳对如此温润和蔼的教书人提出一起研读的要求却委实无法招架。她点头应好。梅卿便当即话锋一转,“听闻今日那晋国公子来而又走,是故惹得公主窒闷,可是?”
长阳本已不愿再提,点头回应。
“公主可知他何故如此?”
长阳摇头,她若晓得,就不会闷声不响地生这许多时候的闷气。于是她便翘首,满怀期待地望着博学多识的年轻夫子。
梅卿摇着头笑道“臣亦不知。那么今日便从十六计说起,有劳公主先将此处通读一遍。”
长阳尽量不咬着舌头念道“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梅卿沉思片刻,点点头道,“那便轮到臣读: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长阳知自己念错许多,但对方平淡的态度教她反而无暇愧疚,便细细聆听着,“是什么意思?”
梅卿道“公主觉得,是什么意思,知多少,言多少。”
长阳支吾片刻,回忆着正确的句读“约莫是,逼得太紧就会教底下人造反,逃走就会减少军队的气势,紧紧跟着但不要急迫。要等把对方精力和斗志耗尽,等他们自己意志及兵力溃散,到那时就可以兵不血刃。嗯”
梅卿继续点头“公主明惠,几是言中了,那不若再回过头来,细细斟酌。”
长阳拍桌道“啊!首句是这样!追敌人的时候,如果逼得太紧就会让他们奋死抵抗,要是放他们逃走,反而能消弭它们的士气。”
梅卿投以赞赏的目光“正是如此,那末句,说的是要善于等待,要有耐心,如此便可达成目的。这一计正是欲擒故纵。昔日,我京中坊间有一位美女子,最后却嫁与一貌丑风车郎,公主可曾听闻?”
“真有此事,本公主怎不知!?”
“那便与公主详细说来,起初那卖风车郎,哦,至于名姓便不告知公主了,于坊间卖风车,对那美女子一见倾心,从此茶不思饭不想,凡此少吃俭用,只为省些个珠宝首饰赠予她。那美女子虽亦不富裕,但受不少京中公子青睐,于是自恃这一份殊荣,愈发清高起来。对那卖风车狼成年累月的示好,自不看在眼里。”
“虽是觉着可恨,但若换做是本公主,只怕也不能甘心嫁给一个貌丑的风车郎。”
“那风车郎在酒馆喝的酩酊大醉,席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