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推荐吧,让我更有动力一些-,-
———————
姜羽菲让韩然晚上去的这个地方,是A市一个非常特别的去处。名字叫“大院”,历史悠远,据说在数十年前那个红色激情的荒诞年代,曾经是一个很大的干休所。后来几经划归,又改为街道工厂。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半破产半停工的窘境。
A市大发展以后,这里若非地处郊区,价值不大,早被拆除了。直到十多年前,几个很有艺术才华的投资者相中了这个地方,开始借助这个地方那种老建筑和老工厂相并存的特殊氛围,经过特殊的布置,开了几间很另类的艺术沙龙。
结果这种低成本的尝试大获成功。由于这几个眼光独到的投资者在音乐,美术、收藏等领域都算A市的领军人物,从此以后,一系列的各类艺术沙龙逐渐云集于此。
与“大院”这个很普通的称呼相比,这儿却是最时尚前沿的。
十数年的发展后,这里竟然隐隐成为A市的时尚中心。云集了大批艺术家和爱好者入住此地。不算大的一块地盘,竟然集中了数百家之多的私人画廊、音乐创造、服装设计等各类设计室。不但在A市,在国内都很有名气。自然高档酒吧、咖啡厅之类也迅速跟进。只不过后来者进入的门槛就相当高了。
几乎每天,A市的很多艺术家或者时尚青年都会云集于此。开着各类的派对和沙龙交流。甚至一些经济界的人物也会经常来此进行商务沟通和精神小憩。
韩然在A市闯荡多年,来这的次数并不算少,但近年来,大院名声越来越响之后,韩然倒很少来了。总感觉这儿已经日渐奢华,商业气氛和注重包装的成份越来越重。不但失去了原本那种清新自由的原创空气。而且屡被商家炒作之后,这儿的租金费用越来越高,一些低调的艺术者甚至都无法再在此谋生。
两年前,许三达的音乐工作室曾经也设立在此地,那也是韩然到大院最频繁的时候,在许三达搬离大院后,韩然也就再也没有来过。
两年过了,这儿更见繁华,夜灯初上,已经有种火树银花的感觉。院外的停车场和道路黄线内,挤摆着各色名贵车辆,穿着华丽的成功人士和打扮怪异的时尚青年云集重叠,构成一种很奇怪的氛围。
韩然现在就站在大院内,一个名叫“火柴盒”的大厅门口。据说这儿原本还真就是一个生产火柴盒的厂房。所以空间很大,大型改造后,成了一个专门用来召开各类聚会沙龙和绘画展示的绝佳之处。乍看外面并不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