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郭方所言,道林别院因仅是圆慧大师和两个未受具足戒的小沙弥所住,所以面积不大,只有禅院数间。黯淡的灯光下,可以看出其精巧的构局。别院筑于山中小湖一隅,被绿竹所包围,显得无比清悠。
望着漆黑夜中那淡淡的光触,韩然不由苦笑。自己总算看到希望了。同时很有点感叹,这普通的夜中灯光,在这个时代竟然是如此稀罕。不知若有机会到这时代的繁华都市,又能否见到另一番光景。
一路上,郭方已经跟韩然说过,他虽然身为鱼贩,以杀捕为业,与佛无缘,但根据潭州鱼贩行业上的规矩,每半年均需到道林寺的放生池放生一些活鱼,以求天谅。加上圆慧大师未出家时,辈份上曾经是他本家的舅爷,所以他到道林寺的次数更多,和道林寺的一众僧侣增均很捻熟。圆慧大师搬到东山别院后,他也来过几次,对此地非常熟悉。
韩然和郭方来到别院前,径直走入了开着的院门。听见动静的一个小沙弥出来看究竟,这沙弥年约不过十三四岁,脸上犹流露着少年的童真。见是郭方,不由道:“我道是谁,原来却是郭施主。怎么这么晚还来?”说着盯着陌生的韩然,微有不解。
郭方可不想和小孩子纠缠,挥挥手道:“去去,去禀告圆慧大师。说我有事相告。”那小沙弥摇了摇头,道:“师父正在做晚课,还请两位施主在寺外稍候,待师父功课完毕,小僧再行传告。”
郭方瞪了他一眼,道:“这又不是本寺,那来这么多的规矩,快去快去。出家人慈悲为怀,我这兄弟受了伤,急需要大师拯救,你若不通报,我这兄弟若有什么闪失,这罪过可是你来承当?”
那小沙弥因岁数小,见郭方不客气,倒也不敢再行推辞,只得点点头,低身向内快跑而去。郭方回笑道:“这些和尚,就是麻烦。咱们吃完晚饭,剔剔牙串串门,要不就和些要好朋友喝酒吃肉,拉拉家常,一醉方歇,要多安逸有多安逸。他们倒好,吃完晚饭还要念经忏悔,唱伽蓝赞,没完没了的。”
韩然点点头,心下却不禁轻叹了口气,暗然古人的生活还真是安逸,不过对习惯了很晚才开始真正夜生活的他来说,要真的过这种日子,真得很难习惯。
别院很小,不一会那个小沙弥已经报了回来,道:“两位施主,师父命我领二位入内,他在院中相候。”
郭韩二人随着沙弥引导向寺院内走去,这仅是间规模很小的别院,建筑格局上较之大寺多有简省,三门殿只剩下一道大门。不过执金刚和密迹金刚还是树着的。麻雀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