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二呆拿着钱出了门。
离村三、四里路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沟。河沟上架了一根粗木头当桥供人们来回过。
王二呆来到独木桥前,正好有一个人要过桥。这个人可能有些发怵,自言自语地说:“双桥好过,独木难行。”
这话被王二呆听见了,他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文雅。便凑过去傻呵呵地说道:“把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教给我,我给你一吊钱。”
过桥人看了看王二呆,发现有些呆傻,手里还真拿着钱。就教会了他,得了一吊钱。
离独木桥不远的小河沟旁,有一老一少正在砸冰捞鱼。王二呆觉得新奇,就凑过去看。
砸冰老者见有人来观看,感慨地说:“清清的水,一条小鱼儿也没有。”
王二呆听见了,认为这话也很文雅,对老者说:“你再说一遍,教会了我,我给你一吊钱。”
砸鱼老者回头见是个智障者,笑了笑,就连着说了几遍。王二呆学会了,给了老者一吊钱。
离开老者以后,王二呆又往前走。当走到一个小村庄时,见一个人正在喂猪。猪食倒进猪食槽后,猪不吃,仰着脑袋冲着主人“哼哼”地叫。喂猪人厉声喝道:“有食儿不吃,瞎哼哼。”
王二呆听到了,认为这句话也不错,给了喂猪人一吊钱,让人家教会了他。
又往前走,来到一片树林子旁边。树林子里各种鸟儿“唧唧啾啾”叫个不停,十分热闹。
这时,一只老鹰扎进树林,所有的鸟儿都不叫了。树林旁站着一个人说:“一鸟进林,百鸟压音。”
王二呆听见了,又凑过去,花了一吊钱学会了这句话。
眼前出现了一条小路,是通向傻小子村的。王二呆便顺着小路往回走。
走着走着,遇见一个拾粪的老头。老头要拾一摊粪,一个母狗凑在粪前要抢着吃,狗冲着老头呲牙咧嘴地直叫唤。老头说:“老母狗你敢呲牙,呲牙我给你一粪叉。”
王二呆听见了,又赶过去,花了一吊钱学会了这句话。
学了五句话,五吊钱也花光了。王二呆觉得肚子有些饿,就回家了。
夜里倒没事,亓晓婷给王二呆念了个超长瞌睡咒,王二呆一觉睡到大天明。
亓晓婷可就忙开了。
原来,这里有这么一个风俗:新媳妇过门第三天回门。在回门之前,要做一条裤子、一件袄、一顶帽子。还有一个顺口溜说明此事:
做好一条裤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