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轰!轰!轰!”
段岩与刘一辉刚走出机场,就听到距离这里很远的市中心传来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声,浓密的烟雾腾空而起。紧接着就是一阵阵刺耳的警笛声、救护车的鸣叫声,行走在街上的人们纷纷抱头乱窜,小商贩急忙收拾东西撤离摊位,就连无家可归沿街讨饭的乞丐也都慌里慌张躲藏起来。一时间,诺大的喀布尔市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刘一辉向后看了看,只见机场大门口执勤的美国大兵也慌了起来,纷纷持枪隐蔽,选择有利地形,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哼,小子,刚才的神气劲哪去了?”段岩看着刚刚还神气活现、反复检查俩人行囊的美国大兵此刻的狼狈样,不由冷笑了一声。
“嘿嘿,塔里班已经缓过劲了,两天前刚刚绑架了40多个不同国家的专家,现在就又制造了这样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刘一辉感叹道。
“哼!这些美国大兵都干什么吃的?还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呢!”。段岩愤然道。
“哼,你小子不要猖狂,局势看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塔里班已经今非昔比了。”刘一辉叹道。
“这不正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段岩迈开长腿在前面急速地走着。
“嘿,看不出,你小子有点迫不及待啊!是不是信心很足哟!喂,等等我!”
“这不废话吗?被绑架的有四名是中国工程师,是中国人都想早点把他们救出来。”
说话间,两人来到一处旅馆门前。旅馆不大,临街的只是一个二层小楼,从大门看去,空旷的院子里只错落有几间房屋,一片破败景象。刘一辉知道,这样破败的旅馆在如今的阿富汗也算是一个象样的旅馆了。
“(波)喂!要……要住……店吗!”从大门旁边的窗户里探出一个满脸大胡子的老头,怯怯地向刘一辉和段岩问道。(波斯语和普什图语为阿富汗的官方和民族语言。19世纪初以来,英国殖民者曾三次发动侵阿战争,并在1878—1880年第二次侵阿战争中获胜,迫使阿富汗签订冈达马克条约,控制了阿富汗的内政与对外关系,自此,英语也成为了阿富汗的半官方语言)
“(英)噢!不,我们是过路的。”刘一辉应道。
“干吗不住呀?”段岩紧赶几步追上刘一辉,不解地问道。
“嗯”刘一辉点燃一根香烟,深吸了一口,眯缝着眼睛,看了看段岩,没有表情地继续向前走着。
两人一连走过了几家旅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