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残阳远林去,洒尽碧血为国兴。
1942年10月12。九月初三。
冀中战事已经结束有四个月了。冈村宁次退守北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接下来冀中乃至整个河北山东的局势必然有些失控,但是他不敢上报,也不敢命令部队放弃一些危险地区的驻军,只是严令各部队,谨防八路偷袭。
杨在击退了冈村宁次的援军后,冀中突围的5日军就完全陷入了巨大的漩涡般的包围圈里,为了减少伤亡,杨命令各部队开始实施车轮战,逼迫日军不停地转移走动,最好日军被折磨地吃不上饭,走不动道,连枪都举不起来了。只好不战而降,终于俘获3.2万日军俘虏,其他的死于各种战事。战斗结束,蔚县部队奉命向北进军,重新回到的蔚县基地一带,进行修整。
终于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分配,杨他们进行了第三次部队整合。在冀中作战,战斗不仅没有造成人员残减,反而比之入冀之前更有增加,冀中的一些游击队和散落小股八路军都汇集到蔚县部队门下,连同一些其他地方武装,在遭受日军进攻的时候,不得不重新寻找出路,而当时蔚县部队正是中流砥柱,依附归纳的越来越多。
战斗结束后,整个河北、察哈尔、山东地区,除了一部分县城还在日军手里,有一些驻军外,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成了八路军共产党的天下,人们生活安定。生产很快恢复。组建的各个根据地,也形成了相互连通的规模,在共产党地领导下,迅速地展开党政工作,这些当然都是有专门的政工人员负责,杨只是批示点头而已。这个具体有陈志浩在负责。
杨忙着整编部队。制定新的作战目标。
整编后的部队分成六个支队,各支队都是兵种齐全,尽管装备力量不同,但是还算差强人意。将四支队分解出一个支队,属于基地直属支队,由萧福昌任支队长,周德青任副支队长,卢奇正任政治委员。下属四个师。一个直属炮团,一个侦察飞行中队,一个特种兵部队。
其他各支队除了武器装备得到更新之外,在人员上也做了大量的调整,杨也很怕手下形成派系,一旦出现问题,不好控制。各支队的兵力并不相同。四支队仍是装备最好,人员最多地部队。五支队没有变化,但是人员做了大量的变革。
在军事控制区的分布上,杨派出四支队一个师进驻山东北部东部新建立的根据地,四支队的其他部队则分布在冀东到平北广大的地区。对北平展开了战略包围。一支队三支队的兵力大量北移,在张家口一带形成一个巨大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