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特里西娅的小剧场大正记事篇(第1页)

哟,又见面了。

我的名字是特里西娅,这里是关于本篇的解说小剧场。

首先我接收到的许愿是希望他们能活在和平年代,如果能幸福就更好了。

老实说这个需求挺模糊的。

怎样才算是和平年代?怎样才算幸福?

是人类二次虚构的设定背景,还是往前往后拨动时间线贴合融入。

然后我哪个都没选,还是以作者拟定的时代背景重新架构世界,其中还融入了人类二次虚构的角色设定。

那些被人类称作为「同人」的设定。

关于幸福的定义我没办法提取到准确信息,所以就用人类最喜欢的恋情确定执行方案了。

毕竟,人类意识里对恋爱的偏向是最真实的数据。

专有名词解说以及各种人物:

舞子和艺子都是一种职业,14岁左右必须完成第一次见世,20岁必须强制转职为艺子,25岁左右要么转职教导置屋的其他舞子,要么攒到赎金引退或者被恩客赎身,大抵就是这个流程。

因为吃的是青春饭。

舞子的见世就是第一次走出置屋见客,转职成为艺子前还有一次换襟,就是代表身份转换的仪式。

舞子都是可爱鲜嫩年纪的少女,艺子是展露风情的女郎,随着年龄增长韵味更深,不过仅限于25岁之前。

初转职可以被称作艺子,之后有所历练就是更近一阶的艺伎了,收入待遇也等比增长。

舞子见世前是不被允许走出置屋的,舞艺工作者的女性有保持单身的义务。

置屋是培育舞艺工作者的地方,也有叫茶屋松屋之类的名称。

花街是官方划分出来的风月场所,除此之外的暗中交易行为都是违法,被举报的话后果很严重,男方有几率被处死,女方要被卖到花街最底层的廊坊做倡伎,并且要在此人身体上铭刻印记。

琴叶夫人曾经待过的寺庙叫做切缘寺,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同男方的婚姻关系可以选择去那里切缘,但也只能保证在寺庙里安然无恙。

实弥的母亲之所以没有选择切缘是为了家里的孩子,那个时代的男人在家里有着绝对主权,所以不要指望一个瘦弱矮小的女性能反抗得了男人,她能做到的只有尽可能活着。

贫富差距是每个时代都有的产物,比如京都以及稍微繁华一点的城镇上都有火车新式轮船等交通工具,偏远城镇还在用板车马车之类的工具载人载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