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朝堂政变(第1页)

锦国昭仁三十二年,锦国皇帝崩逝,举国同哀。

文武百官皆知,先皇驾崩之前留下了一道圣旨,旨上要传位给尚在襁褓中的离皓皇子,因幼子年幼,便命丞相与皇太后监国。

宫中大办丧仪之日,皇太后一道懿旨宣我入宫,这看似天恩浩荡,不过是做给百官们看罢了。

“先皇生前,曾留下两道圣旨,一道是给公主的,是道赐婚的上谕,另一道,是给宁王殿下的。”刘公公痛心疾首的徐徐道:“先皇知道宁王府没了陛下的庇佑,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那道圣旨,便是陛下给公主与驸马的最后一道护身符,先皇在圣旨上云:先宁王为国平乱有功,满门忠烈,朕之后,无论宁王犯下何等大错,任何人皆不得降罪宁王府。先皇,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与先宁王的那段兄弟情义。”

“老奴伺候了先皇一生,自打长秋殿走水之后,陛下即便被救了出来,可没吩咐几句就去了,陛下下令,要与先皇后葬于一处,长秋殿被那场大火烧的干干净净,先皇后的画像也被烧的干净,陛下只带了先皇后生前最喜欢的一只镯子而去,陛下,他说他是开心的,因为他要去和皇后娘娘团聚了。”

父皇念了我母亲一生,也许,他日日都在期盼能有这一刻。


“奉天承运,陛下诏曰,莲华公主乃是朕之亲姊,端庄贤淑,克己守礼,温婉良善,特此加封为长公主,钦此。”

封为长公主,慕容贵妃可真是给了我好大的恩典,我抬袖接旨,闭眸道:“莲华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父皇的棺椁在宫中停了三日,随处可听见宫女们的哭声,当然这其中要数慕容贵妃哭的最撕心裂肺了,带着一众朝廷命妇哭的昏天暗地,也算是众人之楷模,后宫之表率了。

先皇驾崩,举国都沉浸在哀伤之中。

也许是天意驱使,慕容贵妃的好算盘,终归是被自己的亲爹给毁了。

傍晚时分闻人公子登门造访,重锦小设了酒宴,我三人就着皎白月色对酒攀谈。

“新皇登基的日子便定在下月初三,但近日朝上多有流言,说慕容丞相和皇太后有些政事上的观点不和,像是故意而为之。而朝廷上的那些人本就不服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奶娃娃在朝中吆五喝六,皇太后这几日的日子,看起来也不好过。”

“她想要的东西,已经得到了,即便现在坐在皇位上哭,她怕也是心里高兴。”我抿了一口清酒,手脚冰冷的厉害,其实这件事情我早就知道了,父皇许是生前就料到了这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