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忙摇头:“不会不会,那有啥好看的,我才闲的没事干!”
听到这里,很没面子,这两人太给我不争气了,我的哥们都这样,那不是我也这样?并且还是在同学跟前,真的是丢人。
老太婆还在气得大骂:“明天就把你们家长找来,无法无天了,有人生没人养,不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不能干啊?今天先不准回家,罚你们打扫卫生,打扫完再回去。谁跟你们一个村的?”
我在旁边慢慢吞吞:“老师,我。”
“回去你给他们家长捎个话。”
“嗯嗯。”
我来忙点头,虽然还有二炮,但是因为今天橡皮的事他很不高兴,不打算跟我们玩,提前走了。
丽丽吓坏了,看老师那样打他们已经吓得哆嗦,现在老太婆忽然又问我话,可不得更吓死个人,赶紧拉着我就走:“赶紧走,容老师一会儿别再打你了,咱们还是去吃辣条吧”
来到街道,学前班的其他娃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有些被家长接走,有些排队自己回去。
我们出来得早没有排队。
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边都是低矮的小平房,最气派的就是镇政府和中学了,再就是原先的商店院,两层高的小楼,唯一的游乐场所就是一个大戏台,在就没什么了。
大都做一些小生意在街道两边,菜米油盐,瓜果蔬菜,自产自销,不是天天都有集市,逢双日才有,周围村的人都涌来,热闹,单日人稀,没几个。
街道的路是镇上最好的了,唯一用沙子铺了,其他的都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成了猪圈,路上没什么车,最大的就是拖拉机,十天半个月能来一辆小汽车都能作为大新闻,也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才能开得了。
这都是二十世纪末这个西北小镇最真实的场景。
街道两边不远处就是黄土山,连绵起伏,这里原先应该是古河谷,慢慢冲击成了平原。
路上车广人稀,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家长们也不操心学生放学会遇到啥事。
街道不是很长,从上到下走不了几步就没了,继续往下走是一座大桥,从我出生就蹲在那里,听大人说几十年了。
桥下没水,原先还有,后来上游建了大坝就没了,顺着干河向下就是甘渭川,东西向,也是干河谷,对这里的人来说就已经是平川。
川里十多年前水源旺盛,后来慢慢只有下游龙王庙有水,清泉冉冉,对于干黄土山洼里的人,那已经是绝佳之地,从明清开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