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6船队归来(第1页)

同样的,建造桥梁也是为了更加便捷地渡过易水,进而开发易水之南的大片土地。

为了牢牢地抓住这次收耕期,吕易也没少下功夫,在关注南方战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为收耕期准备着。

为了改良领地的农具,甚至暂时停下了钢枪、钢盾的生产,转而打造铁制农具,不求质量优良,但求数量足够。

不过由于俘虏尚未全部吸收,新招募的炼钢工人技术不熟练,每天的产量也只是刚刚突破一百,几日以来也积攒到了五百具。另外,技术封锁松动以后,简陋的犁也能够加以制造,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劳动率。

不过犁的产量也更低,每日的产量最多也只有八九具而已,想要赶在收耕期之前大规模装配已经是不太可能。

不过这样吕易已经是非常满足,不但农业工具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还有一批野牛被成功驯服,成为了领地里宝贵的农业生产力。这批野牛大概有五十多头,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领地的需要。

除了被驯服的野牛之外,领地内还有六匹野马,以及刚刚从南方村庄中缴获的二十多只山羊。

而小型禽类,例如最为常见的鸡,被集中饲养,用于大规模地繁衍,如今数量已经两百只,但大多还处于幼年期,在不久的未来数量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进而就可以逐渐向民间出售。届时,鸡蛋这种最为基础的食物资源也会开始供给。

总体来看,尽管易水村并没有非常好运地在实际已经控制的三百多平方千米的领地范围内发现大型的野马群,但是畜牧业也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初具雏形,尽管畜牧业想要商业化还需要较为漫长的发展。

时间来到了四月六日,整个易水村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收耕期而快速运作。

一把把镰刀,一柄柄锄头从工坊中运出,转移到一个新建的石制仓库,会计部的基层出纳员正在仔仔细细地查看验收,而后记录登账。

另一边,因为动用了大量的俘虏,从易水村通往白云村的碎石路已经完工,俘虏如今安置在白云村,由随行的守备军以及已经具备了基础战斗力的第二预备军管制,继续打通从白云村到炎武村的道路。

而跨越易水的木桥也已经竣工,但是由于技术和材料所限,桥梁整体偏小,仅能容纳三人同时通过。为了增大运输能力,第二座木桥也已经处于在建工程之中。

南方的战斗在收尾阶段进行地相对顺利,仅剩的八个小型村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周围大量村庄覆灭的原因所在,终于意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