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司的司长陈钟也在为吕易布置给他的普法任务而头疼不已。在吕易看来,普及法律其实要比制定法律来得更为重要。因为仅仅只有法律,而不普及,是毫无作用的。
制定法律容易,但是要想让法律深入人心,起到它应有的维护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普及法律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步就要比制定法律困难得多。
不计算白云村和炎武村的分部,整个律法司也不过以后三十多人,然而他们却要将法律普及到万人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陈钟个人认为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宣讲是最为有效的普法手段,然而这个办法对于俘虏实现起来还比较容易,但是对于普通村民,陈钟就很难将他们也集中起来宣讲,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自由。
然而法律的普及很难通过一次宣讲就深入人心,这需要日复一日的重复才能让人们真正记住。
为此,陈钟直接找到了张熙,拨来了相当数量的颜料。那么陈钟要这些颜料做什么呢?
原来,他是计划将基础的法律知识直接刷到一些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例如公共厕所、集市等地方,以便能够让村民们天天都能看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初陈钟将这个方案呈递到吕易面前的时候,吕易倒是由此想到了自己以前在农村见到的各种政策宣传。
尽管吕易认为这种宣传方式略显浮夸,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方法的确是很有效,因此很愉快地通过了这个方案。
五司之中最有轻松的恐怕就是科技司了,因为技术已经触及了天花板,科技司的司长李丰不必为了技术研发再耗费大量的精神。只需要配合建筑司,将各大工坊的产量扩大即可。
相比于司长李丰,军工部的部长钱江反而更加的忙碌。这是因为他清楚易水村的下一次征兵已经不远了,然而领地的新式武器装备甚至连现役部队都没有全部装配,更不用提还要为未来的新部队准备装备。
盾牌、盔甲、钢枪、头盔、弓箭、箭矢,每一种都让钱江觉得头疼。
钢铁的产能还未提升,为了增加产量,钱江甚至融掉了不少被淘汰的老装备,但是武器的产出依旧跟不上易水村的征兵的步伐。
其实这也怨不得钱江,他也已经尽力去想办法弥补缺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于易水村高速的扩张速度。
因为这一世的易水村有完美的开局,建立起了前期优势,因此易水村才有能力一直保持高速的扩张速度。这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