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吕易心心念的内甲,倒是没有当众提出,而是在众人都散去以后,特地将李丰留了一下,嘱咐他在研发弓弦的同时,将内甲的事情也着手开始。
不过必要时,还是要以弓弦为重,毕竟这是能提高部队整体实力的东西,而内甲仅仅只能用于少数的将领,不能大规模地装备军队。
五月十日,粮食告急的北方村庄等于艰难地等到了收获的时节。
四月十日到五月十日这短短一个月,对于北方的村庄来讲却觉得十分漫长,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缺粮。
只有少部分靠近南方的村庄可以从南方得到粮食,而他们得到粮食的途径有些是通过正常的贸易,让南方村庄趁机大赚了一笔,还有一些支付不起高昂的粮食价格,直接动用武力或偷或抢,总之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部分北方村庄的日子的确是好过一些,起码撑到五月份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对于纯粹的北方村庄而言,日子就要难熬的多了。即便是对于粮食短缺早有预料,甚至有所准备的炎黄村也不得不和其他村庄一样对粮食进行管控,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为了减少粮食消耗,大部分村庄在此期间不得不停止或者减缓了建设的速度,保存村民的体力。
因为粮食不足,再加上配给制的实行,青壮和幼童也只能勉强果腹,老年或者丧失劳动力的人群就更加的凄惨了,大部分死于饥饿的人口都是来自这个人群。
对于某些领主说来,这些人的逝去减轻了压在他们身上的粮食负担,但是对于更多的领主而言,每一个人口都是村庄文明指数的来源,每减少一个人口,都会让他们心痛,也不利于领地内部的安定。
尽管艰难,他们终于撑到了五月十日,终于等到了粮食的丰收,整个北方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庆自己又有了生存的希望。
对于北方村庄的经历,吕易的感觉十分的复杂。前世的他也是北方艰难挣扎的领主之一,在这个丰收的时节,那时的他有一种死里逃生的庆幸感。
然而一切恍若隔世,如今的他再也不需要为食不果腹而担忧,反而还储备下了足以支撑对外扩张的粮食,这让他觉得自己的记忆有些模糊,眼前的一切又有些虚幻、不真实。
晃了晃脑袋,吕易努力将自己拉回现实,注意力重新转回当下的易水村。
易水村在两天前完成了新兵的招募和筛选,昨日又完成了将新兵分配到各支部队的工作,这些被分配好去处的新兵今日就将离开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