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份流光易逝的亲笔信,吕易哭笑不得,心知对手是个要强的人。再之后二者又通了许多封书信,但是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劝对方束手就擒,或者是其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求。
虽然并不能因此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吕易却将其当成了枯燥生活中的调剂,想起来时就写上一封,倒也玩得不亦乐乎。
易水村和流光村按兵不动,相安无事,但是粮食暂时充足的南方、北方村庄却不再安分。
战争最初爆发于南北方交接的秦岭一线,古话说:“匹夫无罪,怀璧有罪。”正是这个道理。北方村庄眼红南方一年三熟的系统规则,于是临近边界的北方村庄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向南方发动了主动进攻。
而南方村庄也不是吃素的。因为粮食充足,人口也略多于北方,再加上北方整体停滞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南方村庄在整体实力上要略胜一筹。
但北方也有其优势,最为突出的一点体现在经历过饥荒的村民们对于肥沃的土地无比渴望,领主、村长们可以轻易地激励起村民们的战斗热情,士兵们的战斗士气高昂。
这场没有组织的、自发出现但是规模相当大、波及人口超过百万的战争在一开始便陷入混乱的胶着状态。起初北方村庄凭借出其不意取得了一点微弱的优势,但是随后就被南方稳住了战线。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顾忌自己的后方会被偷袭,并未能全力施为,却依旧有相当多的小型村庄被吞并,处于战场范围内的一级村庄被一扫而空,成为某些二级村庄升级三级的基石。
在五月的尾巴,一大批三级领地集体涌现,这个时间要比上一世整整提前了近一个月,目前华夏区的三级村庄已经突破一万,只是除了系统以外,还没有势力能够统计出具体的数量。
在华夏的各个区域,地方性的主导势力已经纷纷涌现,每一个三级领地都掌控着附近一定范围的大小不等的区域,各个三级领地之间往往已经确定了势力范围,就如易水村和流光村这般,世界建立起了脆弱的秩序。
这种秩序提供了短暂的和平,是村庄间贸易出现的基础。南北方村庄之间的粮食贸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地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村庄之间出现贸易,只是贸易的商品多为未加工的各种原材料,贸易量不小,但频率不高。
而偏安潮州一隅的易水村,北有流光村封锁,南有高峰峻岭拦路,注定与贸易无缘。
易水村势力范围很大,白云村、炎武村处于平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