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战争与粮食(第1页)

这一次,没有了天河的公告提示,南方的领主们在村民的提示下都早早地得到了关于收耕期的信息。但是却并非所有的领主都为此做好了准备。

尽管易水村已经在户籍司下设立了土地部,管理安排农耕之事,但是这次吕易还是和上次一样亲自上阵,一手组织了收耕安排。

按照吕易的规划,七天的收耕期被分成的两个部分,前两天为收割期,目标是领地内的所有成熟的耕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尽可能多的收割粮食。

其余的五天则是第二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吕易将易水村、炎武村、白云村作为三个中心,耕种范围就以这三个中心向外展开,再以修成的三条主干道则成为了向外展开的媒介,无论是村民和俘虏的移动,还是种子、工具的输送都要依靠这三条主干道。

吞并了易水村南方山地后,整个领地的面积大约在四百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六十平方公里左右,即九万余亩耕地。如此多的耕地,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五天之内完成耕种,但是在《文明》中,由于简化省略了大部分的耕种过程,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效率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在吕易的亲自指挥下,第一阶段有条不紊地进行,还有三千人规模的俘虏,除去老幼,无一例外地不在进行着苦力劳动。

除了建筑司动用了部分劳动力用于新房屋的搭建,集市都暂时完毕,无论是男是女,都加入到了这场粮食战争。

易水村整个领地的九万亩耕地中,有一部分良田因为军功、其他方面的赏赐,又或者是最早一批加入易水村的村民等原因,其使用权是归属于私人的,只不过将来所收获的粮食都必须要按照统一价格卖给领主府。

这一部分耕地曾经占据易水村可耕土地的大部分,但是在易水村经历过数次扩张后,领主府所掌握的耕地越来越多,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归属格局。使用权属于私人的耕地仅有一万亩左右,只占耕地总面积的九分之一。

而在土地的归属格局改变以后,村民们依旧如此地热衷农业,不仅仅是因为吕易的命令,领地所制定的政策方面的引导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雇佣制。村民们在完成了自家的工作后,可以接受领主府的雇佣,为领主府种地。

正是有了大批的俘虏和被雇佣农民的劳动,易水村的收耕工作才能如火如荼地展开。

事实上吕易也曾考虑过将所有的耕地全部分配给农民,而后将一应农具也全部当做商品出售,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