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爱情可以具象化,而是通过某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将消费者对于爱情的某些需求或者想象具象化,这点你要分清楚,”我叮嘱赵林道:“否则你在做传播策略的时候,会很容易弄错着重点,这点你要记住,一般常规的操作,永远是用一个正确的几个点去串成一条线的。”
“然后再用这些线,去组成整个品牌形象和认知的基本面?”赵林想了一下看着我继续问道:“消费者社群?”
“不是,”我摇了摇头,“消费者社群要比这个复杂一些,这只是品牌常规传播过程中的一个执行路径。消费者社群简单来说的话,更像是造星之后的粉丝俱乐部,需要比较强的媒介操作和人群操作,以SZ他们家现在的人员和资源配置来说的话,现在还到不了这一步。”
“哦,”赵林有些明白的点了点头,“所以这次活动之所以针对仪式感去做传播,其实就是您说的爱情的具体形式之一?”
“嗯,不过仪式感其实并不只是单单在说爱情,”我俯身敲了敲面前的电脑屏幕,“你别忘了,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去塑造品牌形象的,而品牌形象的塑造,最终是也为产品销售而服务的。”我看着赵林继续说到:“当然了,上市公司不在此列。”
“为什么?”赵林有些好奇的问道:“上市公司就不用卖产品了?”
“那到不是,上市公司也是有销售目标的,”我窝回沙发上,“只不过他们的最大盈利点不在这上面而已。”
“那在哪里?”
“在证券市场啊,”我有些懒散的说到:“出个大新闻,找点PR或者VC站台,一级市场批发一批,或者二级市场收割一批,有的时候全年产品的销售盈利,不如他们在证券市场倒腾一个星期赚得多。”
“这样啊,”赵林反应了一下,又有些不明白的看着我,“可是,上市公司每年不是也要公布财报的吗?产品销售不好,盈利不行的情况下,财报应该不会太好看吧。”
“是不会好看啊,但是我们说的是上市公司的盈利点,又不是在说他们的运营状况。”我转过头白了赵林一眼,“到了上市公司的阶段,企业更多的就会在品牌乃至资本运作上面下功夫,但这不是说他们不再重点关注产品运营了,而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盈利方式的改变。”
“哦,”赵林点点头,“怪不得您会说不管是玩产品的还是玩品牌的,最终都比不过玩资本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摆摆手,“继续说回这次活动,刚才说到哪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