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学徒生活第一天(第1页)

严德民见到她们母子三人去外屋了,他神秘地凑上前来,小声地问刘喜贵,“那两个儿子是你媳妇二婚带来的?”

刘喜贵没想到严德民会这样问他,“不是啊,都是俺亲生的啊。”

“那他们怎么姓田,不跟你一个姓呢?”严德民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刘喜贵爽朗地笑了,“嘿!俺这不是倒插门嘛,孩子自然随娘的姓了,这几个孩子都姓田。俺不计较这个,姓啥他们也是俺的孩子。”

“是这样啊,怨不得呢。”严德民感觉到自己失算了。

刘喜贵问道:“你家的那两个姑娘都叫什么呀?别看俺接触过你家的大姑娘几回,俺到现在还没问过她呢。”

严德民冷冷冰冰地说:“大的叫霜儿,小的叫雪儿。”

刘喜贵问,“你给姑娘起的名字,咋这么冷啊?”

严德民的脸上好像一下子挂上了霜,“都是寒冬腊月生的,而且还都是女孩,咋能不冷呢?我的心都凉透了。”

刘喜贵知道了,为什么说到他的两个女儿,他会那么不高兴了。

刘喜贵只好说起了自己的那几个孩子,有意转变一下他的情绪,“俺的那几个孩子,名叫保华﹑卫华﹑中华﹑爱华,意思是保卫中华,爱俺中华。多积极向上。”

听到这里,严德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你两儿两女,确实不错,我真羡慕你。我问句多余的话,你大儿子今年多大了?定婚了没有啊?”

刘喜贵说:“大儿子是38年生的,今年是55年,十七八岁了吧?先前在老家定了亲,后来又退了,不知道他们私下里还有没有联系。现在来到沈阳,全家人连工作都没有,嘴都堵不上,哪还有工夫去想那些事。”

严德民建议道:“你儿子都那么大了,得找点活干了。老话讲,成家立业。现在是倒过来,先立业后成家,没有个营生,拿什么养家糊口啊?我虽然不济,多少还会点手艺,要不然,你和你大儿子跟我学点修钟的手艺吧?”

刘喜贵听了确实有点动心了。可是他又一想,斗大的字自己不识半箩筐,修钟那可是精细的活,自己过了快半辈子了,到现在还没买过钟表呢。这样的活自己可干不了,要说是出力气的活还行,何况现在,一家人都张嘴等着自己挣钱养活他们呢。他想到这里,心里便拿定了主意。

“大哥的好意兄弟心领了。人常说,人过三十不学手艺,俺都三十四五了,学不了了。要说大儿子跟你学学还行,一来他还年轻,没有什么负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