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里,杀人一个人远比抓一个人更容易,因为人类太过脆弱。可是我眼前的的黑头蜈蚣却是神一般的存在,惊人的速度,碾压的力量,坚硬的甲壳,灵敏的行动。我在脑中无数次把蜈蚣与以前干掉的蚂蚁做比较,可是我放弃了,没有一点可比性。
别说我一个人杀死蜈蚣,就算当时我们整个小队在有地理优势,还有高科技武器武装下也是不行。
“怎么办?怎么办。?”我脑子里不断的想着这个问题。
前人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能只看到对方的优势,且无限制的放大。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未战之前,便已失去信心。
我平心静气,放空自己,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蜈蚣在现实世界中只是小虫子,我们小时候可能用各种方法虐杀他们,用火烧,用脚踩,用水淹,看着他们在水里游泳。
我心中一颤,好像捕捉到了什么。“对啊,用水淹。”
现实中的蜈蚣并不怕水,因为它是以气管系统进行呼吸。在蜈蚣的身体两侧有与外界相通的气门,它通过自由打开气门来完成呼吸,还可以关闭气门锁住水分,同时也可以保证自己在水中当时不会被淹死。
可是只有这样的条件并不能让人满意,要继续再想办法。
现实中的蜈蚣眼睛退化,全靠触角来接收外部信息。蜈蚣的触角相当于一台电波雷达,可以感应到周围生物的生物电场,同时也可以作为嗅觉工具使用。
原来蜈蚣是个近视眼,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消息。
我大脑中思考着我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针对蜈蚣的优势并将它扔进湖里。
首先直接将它引诱进湖里是不可能的。在刚才蜈蚣一到水边就停止了行动,我必须找到诱饵才行。向着四周打量一下,我心中舒了口气,有办法了。
首先是诱饵。该死的鱼,哥的第一次被你们毁了,现在你们也为哥献身一次吧。
接着是伏击地点,伏击地点。
我绕着湖走,不少湖边的树木努力的将枝叶伸向湖中央,以获得更多接收阳光的机会。一条树枝吸引了我。它的枝头伸向湖中心大约40多米,距离水面20多米,连接树干部分直径有2米多粗,应该能承受蜈蚣的重量。
我已经有了主意,但必须先上去看看,于是就提着匕首就向着树上爬去。因为这棵树直径大约有5米,外皮很像白杨树有些地方比较光滑,我用匕首在上面开个口,以便有个能用手抠和脚踩的地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