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过生日”
隐圣厅里,白天总是冷冷清清。偶尔,屋后大栗树上乌鸦作窝时,嘴里銜回来的干枝丫掉到瓦背上,牛栏屋楼上干稻草里老鼠为了争夺一粒谷撕咬得不可开交时,才发出来一点声响,只有到了傍晚时分,五个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了,这幢老宅院才生发出惊人的生气。
老松头大女儿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子雄,一个叫子武,一个读初三,一个读初一,小女儿的三个孩子,一个读小五,一个读小三,一个读小一,他们都在俞村乡中心小学读书。
在老松头两个双胞胎女儿读书的那个年月里,村北紫阁殿里有个完小,附近几个村的孩子都可以就近入学,可到了孙辈们该读书的年月里,全乡散落在各村的村小、完小全撤了,不管路途多远,孩子多小,统统集中到俞村乡中心学校就读。
老松头家里穷,交不起住宿费柴火费,五个孩子只能每天走读,早出晚归,往返五里多路。乡中心学校办在俞氏祠堂里,他们相约,谁放学早,谁就在祠堂门口的抱鼓石旁等候,五姐弟到齐了,一个都不落下,才开始迈步向家里出发。
大多的时候,老松头烧好晚饭前,他们已经回到了家里。不过,也有例外,例外的制造者往往是颜时秀最小的那个儿子尾巴儿。今年春天里的一天下午,尾巴儿所在的那个班级,放学时,一个女同学收拾书包,发现抽斗里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树蝈虫,吓得哇哇大叫。谁搞的鬼名堂?班主任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是“尾巴儿”的恶作剧,因为全班只有他最不让人省心,隔三差五就要闹腾一点花样出来的。老师将尾巴儿留下来站黑板。站就站吧,站个几分钟,班主任的气出了,女同学的心平了,也就放他回去了。可他倒好,班主任一掉转屁股出了教室,就拿起讲台上的粉笔在黑板上鬼画符,这个女同学屁股上长了一条尾巴,那个男同学肚子上长了一个嘴巴,更出格的是画了班主任老师站在窗户外看美术女教师坐在木桶里洗浴。原以为等班主任出现了,他可以用黑板槎糊了,哪里知道,他在鬼画符时,有个男同学却在窗外偷看他画画,而这个男同学就是班主任委派来的“特务”。自然,站几分钟的黑板是远远不能解班主任心头之恨了。结果,四个孩子就一直站在抱鼓石旁等呀等,等到月亮爬上了祠堂屋顶才见尾巴儿耷拉着脑袋从里头出来。五个孩子趁着月色匆匆往家走,走到俞村桥头,子雄忽然大叫:“听!桥下有人哎!”子武说:“好像有人受伤了,赶紧下去救人!”尾巴儿二话不说,连滚带爬,就下到了桥下,大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