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半斤八两(第1页)

第四十二章半斤八两

司文智见秦时被他问住了,知道这个新来的大学生领教过闷葫芦的闷劲,正好添上一把火,明年春季选村主任选书记时,让第一书记这关键的一票投给自己。

车子经乌溪垅口的一个村庄时,路右边一幢幢三层楼房从窗外撩过,司文智放慢了速度,说:“秦书记,你看这个村庄搞得多好,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

秦时眼往窗外,边看边说:“是不错,这个地方的村民靠什么致富啊?”

司文智说:“要想一方致富,最重要的是选好带头人,不是有句话,将怂怂一窝吗?选好村里的带头人太重要了。”

秦时问道:“你看我们村里的书记村主任怎么样?”

司文智鼻子里哼哼了一声,反问:“你认为怎么样?”

秦时说:“我刚来,不太了解。”

司文智说:“我们不去说书记了,书记反正也老了,就那个样!就说村主任吧!现在是四村合并之后,上头指定的,家族分馒头一样,讲究个均匀,每村出个干部,按自然村上人口多少来安排职务大小。按选举,论能力,讲水平,哪儿轮得到他闷葫芦来当这个大村村主任?闷,你就闷吧,但脑子不能闷。这种人,嘴上,三个拳头打不出一个屁;脑子,掰开九瓣找不到一粒子儿,靠这样的人,你说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吗?”

秦时倒不这么认为,觉得这个闷葫芦,闷在嘴上,活在心里。不说别的,单说当年他是第一个从山下村这条刀背子地上,敢于第一个将房子起到了溪对岸卢家村的门前,足见其是个脑子胆识不一般的人。一个男人,不善言谈,当然是个缺陷,但话多,伶牙俐齿,缺个把门的,一天到晚呱呱个不停,不见得是好事,这样的男人,往往是所有的本事都练在这张嘴巴上了,实际是个肚里没货的空心萝卜。两者相比较,秦时更喜欢的是口纳嘴拙的人,他自己就是个有一句说一句的实在人。

秦时对司文智说出来的这个评价不置可否,只是说:“我们交谈过一次,确实没有说上几句话。”

司文智不无得意地说:“我说是吧!没法共事,没法共事啊!”

秦时趁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干部的状况,他问道:“山上村的郝军建怎么样?”

司文智说:“他嘛!嫩!刚从部队退伍回来还不到五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原来的小村实在无人,只能让他来当个书记,合并后才捞个支委当当,兼着村经济合作社社长。”

秦时说:“听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