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南辕北辙
中午的隐圣厅是一天中最安静的,孩子们上学去了,老松头上山去了,几只麻雀在下厅磨盘四周的地下,跳跃着,啄寻着,一只松鼠“雀占鸠巢”,躲索到上厅房梁下的燕子泥巢中,探出头来察看地下的另类,有无觅得果腹的食物。
秦时他们三人,上了石台阶,跨进了石门槛,麻雀从地下腾空而起,由天井里,飞上了天空。
秦时先是来到老松头家门口,摸摸门上用绳子绑着的锁扣,回转身来,说:“勤劳的人家,白天总是锁门的。”
卢老五说:“以前,我们住在这里头,就见老松头夫妻两个,起早贪黑,做得最苦。”
司文智说:“是啊!早上最早有响动出去挑水的是老松头,晚上最迟吃晚饭的也是老松头。”
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就是围绕着个锅灶转,挑水、砍柴、种田、开山、养牛、喂猪、饲鸡、赶鸭……哪一样活儿不是为了一张嘴巴一个肚皮呢?可是哪个朝代,哪个年月,这张嘴巴,这个肚皮,何曾让人们从锅灶边解放出来过呢?
秦时说:“我们要是能将居家养老食堂早点办起来了,也可以让这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安享几年晚年啊!”
卢老五说:“过几年,我们两口子也可以吃食堂了。”
司文智说:“你到七十岁还早着呢!你今年几岁?”
卢老五说:“今年五十五。”
司文智说:“等我们村里经济发展了,不要等到七十岁才吃食堂了,六十岁就可以吃食堂了。”
秦时说:“我看哪——到时候,条件成熟了,办个大食堂,人人都可以吃,各家各户省了围绕着锅灶转的功夫,将生产力彻底从锅灶上解放出来,投入到脱贫致富的事业中去。”
卢老五开心地笑了:“那就是共产主义了。”
司文智说:“别想得那么远了!先看看,将老年食堂先弄起来吧!我看这里不合适做食堂,还是看看别的房子吧!”
卢老五说:“别的地方?哪里?祠堂里堆了好几副棺材,阴森森的,怎么在那里吃饭?大会堂也不行,平时要开会,过年过节要演戏。”
秦时说:“先别下结论,看看再说。”
隐圣厅是卢氏家族世住的老宅,在清朝中晚期,卢老五的太公手里,家道衰落,将靠南边一长溜厢房九大间先后卖给了颜家和司家,司文智家原先就住在老松头隔壁的中厅厅边上的三间厢房里,三国通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