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通风报信
一大早秦时骑着自行车来到俞村,在路边店喝了碗豆浆,吃了个茶叶蛋,啃了两根油条,拖着自行车进了乡ZF院门。
今天,秦时跟乡长潘立操约好,去山外宝龙桥参观农户厕所改造样板村,向那里的村干部学习取经。
一辆普桑车早已停在院门口,乡长潘立操坐在驾驶座上,见到秦时来了,朝窗外喊了一声:“秦书记,上车!”
秦时往走廊上搁了自行车,拉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副座。
车子出了乡ZF大院,刚到汽车停靠站门口,见路边站着两个等车的老太,一个急刹,车子停了下来,潘立操朝窗外喊道:“去哪儿?”
老太之一说:“我们去宝龙桥医院抓药。”
乡长说:“上来,上来。”
秦时下来,拉开后座车门,扶着老太上了车子,关好车门,还摸了摸门缝,关好了没有,自己才坐回副座。
通往山区的公交车一天只有一趟,不容易等到,让她们搭个便车,她们感激得不得了。
老太之一说:“真当运气,这个司机心好。”
老太之二说:“这个领导心也好,还下来扶我们一把。”
秦时指指潘立操说:“我不是领导,他是领导,我们的潘乡长。”
潘立操笑笑,说:“你怎么不是领导?你是市农业局副局长,副处,比我大。”
秦时说:“哪里哪里?我现在就是一个村里的书记,在你乡长的领导之下。”
老太之一说:“你们都是好干部,心好,就能当好干部,心不好干部也当不好的。”
潘立操一拍方向盘,赞道:“这话说对了,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官德。”
秦时说:“德为先,不管什么职业,没有德作为前提,最后都做不好的。官当得再大,也要栽跟头;钱赚得再多,也要亏老本;书读得在多,也要吃苦头。”
潘立操说:“是啊!你们村里,我看卢老五、闷葫芦、范小童、郝军建这几个人品德都不错,就是那个司文智有点问题。”
是啊!这个司文智,问题大着呢!那天会议上,他跟闷葫芦大动干戈,秦时抱住了他,“透个底”一句话就将他镇住了,傍晚“区纪委”一句又将他吓得心慌意乱,走出村部时连脚踝都崴了。他从秦时这里套了乡领导要透给他的“底”,秦时也从司文智这里套了他的“底”——愿意为村里厕所改造筹措十万元。有了十万元打底,至少项目可以启动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