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都是骗人的,要是那么好套,人家早就不干了。也就是骗骗你们这些小娃。”
卖烟丝的老头咗了两口手中的玉烟嘴笑道。
陈爱国也不犟嘴,有些气闷的摆弄着地上两摊烟。
烟草摘下来的都是以烟叶的形式,古巴老的雪茄都是用晒好的烟叶卷的,纯天然。烟丝是烟叶用机器切好后的样子。分为粒状,片状,末状。黄河流域种植出来的烟叶摘下来,阴干后,揉碎就可以放在烟锅或烟斗里了。东北地区称这种碎烟叶叫旱烟。
滇南地区的水烟丝是最好的。不是说水烟丝就是长在水中烟丝,而是滇南地区用的都是水烟袋,水烟袋烟口小,每次只能塞一点进去,三两口就抽完了,这要是用打火机多浪费气啊。所以我们常常见到云南地区的老人经常一手拿着个大竹筒子在吹,一只手拿着一根像是点燃的长香一样的东西在点。吸三两口就得从新塞上烟丝,点着。
碎烟叶是不行的,不好塞也容易落在地上浪费,所以水烟丝也就自然应运而生了。把烟丝蜷成一个小团塞进烟口,抽完倒出来还是完整的一团。
在陈爱国左边的一滩是旱烟叶,右边的一滩是水烟丝。来买烟的大都是老人,四五十岁的壮年还没有心思坐下来把烟一根根的卷好,宁愿买一两块钱一包大宅门,这样给人上烟的时候也不跌份。
陈爷抽完一锅,把铜烟头往地上的水泥地敲了敲,震出里面的烟灰。然后抓了右边一滩的一点烟丝,用大拇指往烟锅锅里轻轻按了按,不多不少,膨胀起来起来的烟丝离烟锅的边缘还有一线距离。疏密度刚好。点着火,使劲咗了两下,一股云白的烟气便从陈爷的嘴中喷了出来。
陈爷手中拿着的烟斗小的有些可爱,而且烟嘴也不像卖烟老者的那样是玉质的,这是专门拿来给顾客试烟用的。
陈爷试完烟,也没问价钱,就买了一大包烟丝外加一个胶棒,胶棒是用来粘卷烟纸的。陈爱国试过卷了几次烟,不是卷的太细了,就是烟丝放多了,烟纸太窄不够包裹。而且陈爷经常说他胶棒抹得太多,浪费不说,抽起来还有一股子焦糊味。从此以后陈爱国也就不再无事现殷勤了。卖烟的老头还额外多送了两小本烟纸。陈爷道了声谢,还了烟斗,便起身离开了。今天要买的东西还有不少,除了要给六婶买一条她特地要自己捎的头巾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陈爷抬起手看看自己手腕上的梅花腕表,十点十五,还差十五分钟。
带着陈爱国离开蜿蜒拥挤的集市,把东西放进停放在十字路口的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