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此刻正是吃饭的时候,陈爱国一群人被一群小孩围在中间,显得有些突兀。陈爱国试图用普通话跟眼前这群小孩交流一下,发觉他们除了一些简单的发音之外,竟然完全听不懂自己的话!
不多时,小孩子就被寨子里的大人们都叫回去吃饭了,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大的老爷子拄着一根深褐色,树根状的拐杖缓缓走了过来。
老人身穿着典型的苗族衣衫,头上裹着厚厚的一个大布包子。颚下一席半米长的花白胡子几乎随着老人的弯腰垂到了地上。
老爷子缓缓走到陈爱国一行人身边,一手扶着拐杖,一手在空中比划着。他很显然也听不懂普通话,不过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很简单。就是跟他走。
老人走的不快,但是很稳。陈爱国等人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寨子是砖木结构的,所用的竹子并不多,不像云南那边的傣族楼。门口的青石阶上坐的都是一个个捧着大碗吃饭的半大小子。不过吃饭的成分不多,大多是在偷偷的打量着突然出现的这群人。
陈爱国本来以为寨子里的路肯定有些泥泞,毕竟刚下过雨。可是细细的打量之后才发觉,脚底并没有沾到多少泥,而且黑色的地面上掺杂了很多的细沙和细小的石子!
这深山老林中哪来的沙子?
还没待陈爱国深入思考,一行人就停在了一栋房子的前面,这里已经是很深入寨子了。而且在这栋房子的后面也没有其他人住,只有豢养猪牛的场子。
门是虚掩着的,老人也没敲门,带着一群人走了进去。
屋子里没有点灯,虽然外面的天已经逐渐暗了下来,不过借助外面的光线,屋子里的事物逐渐出现在陈爱国的眼中。
简陋,干净。
这是陈爱国第一眼的体会。
屋子的地面虽然不是水泥的,但是很平整,扫得很干净。家具就只有简单的一套竹子制作的椅子和桌子。桌子上有一个竹子编成的罩子盖在上面。里面很显然是吃剩的饭菜。墙角处还有一个没编完的竹筐。
如果不是屋子里面散发着浓浓的酒味,这里一定会让人觉得有一个勤俭持家的妇人在打理。
老人熟门熟路的拉下门内侧的电灯线。
啪!
随着一声清脆的金属咔口声,整间屋子瞬时亮了起来。这时陈爱国才发觉椅子的下躺着一个人。
“Y*&^&*^*%*”
老人的表情似乎有些生气,一边说着寨子里的方言,手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