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遮阴暗自殇,曲径通幽花正香。
车到山前方明镜,本是早留路一方。
春暖花开的季节本是万物复苏的好时机,但对于房地产来说今年却是个倒春寒。宏观政策的调整让很多以贷款周转的建筑公司及开发商一头栽进坑里。那种贷款强行建设,买房还贷的经营模式陷入了困境。连各别本来很有实力的公司,也因为铺场过大导致下不来台。而恒建置业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一季度的财政报表送到吴明桌子上的时候,他紧皱眉头。供货商的账面积累的太多,款项巨大,仅仅X市的二十几栋楼主体,就已拖欠各方近两千多万的钢筋水泥货款。要不是刘波关系硬朗估计对方早就上门讨债了。
“明哥,这才是X市的报表,P市、R市、L市的还没到。”刘波现在也无计可施。
“还能拖多久?”吴明知道这位和自己一起拼打过来的伙计已经尽力了。
“两个月吧,他们要的是希望!”刘波无奈的回答道。
“好,我在想想办法!”吴明头疼的说道。
任何行业都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网,恒建置业财政支出的一贯原则是:先给民工,这一点上从未动摇过;因为同样是农村的孩子,几位骨干很清楚,那些工资代表什么?那是老人的安慰,子女的希望,以及本人的血汗。
也就是说,在工地满头大汗的民工们背后养活着一大群民族的智慧和未来。所以不管是吴明,还是李方都不会也不可能拖欠他们的工资,毕竟他们不需要挪动那点资金。在工程财政的比例上,工人的工资还是小比例。
其次才给本公司的员工发工资,因为没有吃喝的员工就没有工作的动力。你饭都不给人家弄,还让别人给你干活?在这一点上任何公司都做不到。
而材料供应商那边就相对好沟通一些,生意都不好做。他们也明白现在的形势,自然拖欠一些时候也说得过去,更何况那些材料供应商早习惯了。要不后期采购那些部门各个肥头大耳?都是材料商养的!
现在如狐狸一般嗅觉灵敏的材料供应商发现,政策的宏观调控有可能扼杀一部分实力不足的企业。至于谁实力不足?他们也无法准确的确认,但防止资金流失,现在只能尽量的回笼流动财政资金。说白了就是尽量快点把钱要回来。万一那些公司破产,打官司是小事。钱拿不到手就亏大了!
所以他们需要希望,有时候就是这样希望比眼前还要重要!前两年恒建置业开展的红红火火,让很多材料供应商趋之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