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1页)

听了杭责讲了这事后,杭秀玲不分青红皂白又为文小丽的存在与钱之友大吵起来,骂的特别难听。

她怀疑丈夫与那文小丽有不正常关系,理由也好像十分充分。

文小丽那个单身富婆现在真的缺钱吗?真的遇到困难了吗?该不是像社会上女人玩的一般性把戏,看上一个男人,又看自己年龄与颜值又处于劣势,于是用钱砸人,挖了个坑让男人跳,一旦男的提出要分手,便于盯着要钱。

钱之友无言,他明白,一些女人一直把自己当做商品,退货便要退钱,当然这也要看对象。

女人到了这个年龄,特别容易后悔,后悔是用制裁的方式体现,具体呈现形式便是不理丈夫,彻底的不理。

他向妻子赌咒发誓自己是清白的,可要说服杭秀玲,语言是苍白无力的,要用事实,可上哪去找事实呢?

见杭秀玲生气,杭责向父亲反映,钱之友与文小丽接触多,在这转型大变化的时代里,人心难测。

听小女儿这么一说,杭铁根紧张起来了,无风不起浪,他想对钱之友敲一敲警钟,找钱之友回来

谈一谈。

杭铁根虽七十出头,但每天看新闻看报纸,对一些社会现象还是了解的。现在一些人做生意发了财,便把道德抛开了,把结发妻子扔掉了,他对杭秀玲有一点担心。

按理讲他是了解钱之友的,九十年代的政企改革,杭铁根便学“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

长改革,启用了不少知青,他看中的,一是知青能吃苦,构件厂活儿再苦也苦不过种田,二是知青中不少人文化底子厚。

有些人原本是在高中毕业后准备考大学的,不料遇上新的一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热潮,认真地下了农村。

这些人学习成绩好,说明肯动脑子,钱之友便是其中之一。

厂里解决水泥件中钢筋纵横连接处手工捆扎的自动点焊机技术便是他提出来的,这设备即免除了工人人工扎钢筋之苦,又增加了生产效率。

杭铁根认为这小伙有发展前途,把他调入了厂技术科,还有意制造了许多机会让钱之友去追同厂的女儿杭秀玲。

钱之友的嘴巴能说,人又勤快,厂里一大拨杭秀玲的追求者也看出了厂长要撮合双方意思,这年月有份工作比有个漂亮对象重要,厂长掌握去留的“生杀”大权,于是对杭秀玲纷纷避退三舍,由采花的蜜蜂变成了躲拍的苍蝇。

杭秀玲在厂里,以前那些见她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