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1页)

企业永远是讲究经济效益第一,这谁都懂,人多了,挣钱成了第一要务,验房业务是随着房地产红火程度而定。

这一阵不知怎么,房地产不温不火,钱之友倒看到的这个城市中验房公司,和个人验房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场竞争随之激烈起来。

幸亏他们接待上有一套,且服务质量与态度好,客户源源不断。

钱之友要大干快干补回前一段的损失。

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正式让两个徒弟,实行基本工资加提成制来分开来干。

他不怕这两人搞什么“里格轮”,除了相互信任外,他卡定袁中行,庆幸两人虽然在今年考了工程监理的初级证书,但他们无营业执照,没有专业网络,无税务发票,更重要的是没有帮众公司来做平台。

具体来讲是没有他钱之友的名气,是单独搞不起来的,要验房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业主个人,人们是冲他名气而来,联系方式用的是点对点的接触,这里面其中个人诚信,技术信任占了很大成分。

第二是动员杭秀玲从网上答复客户,并接客分配任务,让她有个老板娘样子,指挥几拨人分头去干。

杭秀玲听了他的分析也同意。

购了三份检测设备,钱之友还有个最大担忧,分开干他怕他们私下“打老窝”。

验房客户绝大部分是不要发票的,而搞验房搞得有名气的公司业务最易口口相传带来业务。

不少是验房师在现场接到另一个业务马上便干,验的钱上了自己腰包,或搞“飞过海”把业务转给其他验房户干自己抽成,这事在其他公司己有发生。

有的同行带的徒弟技术学到手,便在单独出场时偷偷发自己名片广告接业务,没有人见到钱不心动不喜欢的。

两个徒弟基本上己练成了熟练工,也会因人而异地处理业务。

验一套房的时间可长可短,可是要验房大部分业主一生只买一套新房,基本不会事后找其他验房师去打听验房程序与内容。

更有同一楼内购房者不乏来不及或不知道在网上预约。

见有验房师,可能当场拍板要验,这种钱即便再优恵也有二百多元。

有了袁中行上次吃两头事件的教训,钱之友似乎是留下了心病。

害人心不可有,防人心不可无,可现在怎么办呢,搞公司经营,劳资矛盾永远存在,钱之友只有加强教育,可素质教育仅挂在嘴上不行,为防万一,必须要有人监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