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1页)

不几天便到了清明节,这个日子是家人齐聚纪念妈妈的特定日子,钱之友开着公司的面包车领四姐妹去岳母坟扫墓。

清晨,宁静的山涧里汽车轰鸣声格外刺耳,惊起一阵阵飞鸟,车子直接开到了墓园大门口,众人陆续下车,钱之友带头,领着四姐妹进了墓园大门,走向岳母的墓地。

园内一片残树败叶的景象,墓道两边原本常青的松柏,被疯长的杂草遮去了大半,整排的墓碑上,随处可见雨水冲刷的泥痕和堆在一起的落叶。

他们走到母亲墓前,钱之友把墓碑、墓台打扫干净,摆上了早先准备好的瓜果祭品,点燃了香烛。

四姐妹挨个拜祭,看着母亲泛黄的照片,那笑容依稀,一个个眼圈渐红。

钱之友说道:你们看这周围的墓碑上都刻着享年多少岁,“享年”!人生活着才是“享年”,死后能有什么?无非一尺见方地!

杭责捋了捋鬓角的长发,低声道:这只是一种期望。

杭来娣抹去了眼角的晶莹,讲:这也是一种寄托,安慰后人自己。她仿佛悟到了什么。钱之友动情地说:我们都清楚,家家后人都希望做人上人,先人也是如此,可是做的又怎样呢?

人都讲时代不同了,厚养薄葬,我们不讲用多少力,可看看我们岳父现在有什么要求。年纪轻时与岳母共同吃尽辛苦把四个孩子养大,年老了又吃不动用不多跑不远了。

人怕什么?怕孤独!我们的父亲也是如此,让他过着年也享着年吧!

四姐妹陷入了沉思,钱之友看着碑前跳动的烛火,又道:每个家庭作为父母都为儿女着想,往往忽视了生养自己的老人,有谁能多关心下老人呢?

杭来娣听完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哽咽道:你说的对,父亲的换房决定书在哪,这字我先签!钱之友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了资料和笔,递了过去。

杭来娣接过,飞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其他三姐妹见了也不再等了纷纷在决定书上签上了名字。

人心一齐事便好办,父亲的幸福也是她们所想的再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祆,统一了思想,热度便上来了。

四姐妹签了字,钱之友领着岳父看了几处待售的二手房后,过了几天,杭铁根用售房款在城中较偏的地区买一个一楼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中套。

这样,便省去了腿脚不便的杭铁根爬楼上下之苦。

学区房大换小地势又差,当然有不少余钱,拿到富余款后钱之友一个子儿也未留,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