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夏忙过后,到学校再上一个月的课,就正好是学生们的暑假季节。暑假里更是成了他们学生的天地,他们全队的同学相约一起打草,一起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他们说说笑笑,对于暑期作业,我老爸说一般在刚放假的一两天之内全部完成,不象现在那么多,而后他的作业本便被喜欢投机取巧的同学借走……
暑期里,我老爸说,家里做饭打猪草打羊草喂鸡自然成了他们的事,偶尔也有被队长叫去上工的。
我老爸说,那个时候,生产队的和他一般大的学生在假期里都喜欢与他在一起,因为我老爸那时候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特长,他会讲故事,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都来自我老爸的婆嗲(注:方言,外公的意思。北方称姥爷),他家祖上是有钱有地的,读过私塾,懂得知乎者也。我老爸当时虽然年龄小,但是他只要听一遍,他就记住了。然后在打猪草的时候,就讲给他的小伙伴们听,后来渐渐形成了习惯,而且这习惯我老爸一直保留到高中……
我老爸说,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手机电脑电视样样都有,娱乐的东西丰富多彩,那个时候很单调,就是想看一本书都不容易,看电影都是很奢侈的事,特别的不容易。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讲故事可是特别的文化想受。那时候他给他的同队的伙伴讲过这样的一些故事:
故事一,那是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富裕的人家,由于老天天下雨,他房子的墙裂开并倒塌了一块,他儿子说,“看这样子,晚上可能有贼要来偷东西。”
邻居的一个长者看到了,也说:“你们家要好好的想办法,不要让贼晚上进去把家里的东西给偷了。”
结果那天夜里这个宋国富人的家里果然发生了盗窃事件,家里的贵重财物被摸得一干二净。于是这个宋国人就认为一定是那个邻居的长者干的,就叫来官府的人,把那个邻居长者抓起来,官府的人把现场查看了一遍,问他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宋国人就把事件的原委说了一遍,可官府的人确把那个邻居长者放了,要把他的儿子带走。
宋国人问“凭什么?”
官府的人答道:“就凭你儿子也说过那样的话,就凭当天晚上,你们也做过防贼的措施,可是晚上这事还是在你们事先有所预防的情况下你们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而且一点不露破绽,这不足以说明,当事人对屋里的环境特别的熟悉?那么这个人还会其他人吗?”
……
故事二,战国时期,郑国的郑武公要讨伐胡国,可他表面上装着没事人一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