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高中那会儿,我老爸说,他的升级考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是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需要走读,而且当时家里是没有自行车的,我老爸说。当时要是能住校,那是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
每天六七里地,早沿朝露,晚披星月,风里雨里,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中午在校吃一顿。我老爸说他的高中三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记得高一的时候是教化学的田老师做班主任,也是从这一年起,我老爸说他开始了普通学生的生活,没当班长,没当小组长,一切本本分分的,只是当时高中是有助学金的,而当时的助学金,班主任田老师有个很奇葩的分配方法,按照体育的达标标准分配的,而当时我老爸的体育成绩是最薄弱的,大致的原因就是因为家境贫寒,营养不良所致,而田老师似乎是因为我老爸的体育达标成绩拖了班上的后腿,老是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我老爸说,他私下里真的对田老师是真有看法的。本来,我老爸对化学还是很感兴趣的,结果那时候的心里也是特别的差,特别的躁动,开始全面的反感了,厌烦了,以致于后来,田老师在课上讲化学,我老爸干脆就不听了,他总是做数学或者记英语单词,以致后来英语老师在几次测验中,我老爸的成绩总是不错的佼佼者,记得当时的英语实习老师刘老师说一句至今让我老爸一直莫名其妙的话:“看来,你是这个班上的一匹黑马。”我老爸心里说话。其实你刘老师并不了解他过去的学习历史,你要是知道了,你就不会说这样的话。
我老爸说,高中那段学习,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思想最为幼稚和心灵最为脆弱的时期,有时候看到几句名言警句,很信,就记住了。
有句很有名的谚语“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老爸说,这句话是他学习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获知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就很注意有意识有目标地去改变自己。
而在另一篇文章中,我老爸又学到毛主席说过另一句话:“韩愈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马,就要学习。”所以我老爸说,这是他在高中时懂得的人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
我老爸说他实在不想做“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要成为那样的人实在可怕。毕竟没有人愿意“做牛马”,我老爸说他认定不管怎么着,都要学习和读书的。
那个年代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很拮据,想读点课外的书,真的很难。我老爸说他经常寻找可以读的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