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1页)

那时候,他们高二(三)班一共四个组,每个小组都办有各自的小组报。

我老爸说,他们小组办的小组报叫《火花报》,每周一期,小组成员每人投一份稿件,然后让小组里字写的好的同学抄在一张正度(787mm*1092mm)的白纸上,再找绘画高手在手抄报篇头上画上很有意境的手绘,比如他们组的《火花》报,就画上很形象的刚刚起燃的星星点点的火花,比如其他组的《春萌》,就画上带着小小剪刀小叶的垂柳枝,再点缀一些小小的绿草……然后各组再用胶带贴到教室前面的讲台旁的空白墙上,或者教室后壁墙上.……我老爸说,这可是他们班主任唐老师给他们创造的一次难能可贵的实践机会……

我老爸在《火花报》上发表的文章并不是很多,他记得在上面他曾以课本的古文故事为素材改写成现代文的小说,当时他也实在是找不到可写的东西,因为整天的跟课本打交道,又没有实际的实践生活,真的要动起笔来,从来就是搜肠刮肚的,有的时候简直就是无病呻吟,我老爸曾私下里对他要好的几个同学说,作文其实就是逼着他们学会说谎,特别是记叙文,只要学会了把所有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让它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就像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红薯地里刨红薯,实际上写起来也很简单.……

那个时候,社会刚刚开始开化,对于广告之类的东西,人们还缺乏识别能力,有时候特别是对产品的文字说明真是相信得如皇上圣旨,字字都认为是真的。

当时他们班上就曾流传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同学在一封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小广告,说是某某医生,得到祖上真传,究制了一种秘方,对癌症有特效,早治早灵,能治好;晚治了虽然治不好,但也能缓解疼痛,延长生命之功效。

那位同学信以为真,就按照广告的地址把钱汇过去。半月之后人家还真的给他把药寄过来了。

那位同学是为他父亲买的,他们家为他的父亲可是想尽了办法,他母亲四处借钱,已欠下了不小的外债。

那天拆药是那位同学自己拆的,旁边还附带一个说明书,说明书上说了这个药的药效,特别要求拆药包的细节:要在子时打开药包,要没有一点光亮。

那个同学想了想,认为这个话说明也没有什么毛病,因为从物理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些东西是怕光的,而有些东西是一定要光的。比如光敏电阻,有光的时候才工作;没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通路。后来还把这个原理用在楼梯过道的开关上,声控加光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