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喊上两名学生,到前面来分别演示稽首礼和顿首礼。
跪的姿势是两膝着地,直立身体,臀部不着脚后跟,是对地位高于行礼者尊敬的姿势。长跪是跪的一种方式,挺身直立,用膝盖和脚指头来支撑身体,跪拜习惯上以先下右膝盖为礼。
接着,国有成让三名学生上前示范跪礼。
国有成冲大家拱了拱手,学生们也对先生拱了拱手,他接着讲了拱手礼的常识:拱手的做法是双手抱拳前举,乍一看好像带着枷锁的奴隶。这种拱手的礼仪,以前表达的含义是愿意做对方的奴仆,表示相当尊重对方。在古代时,拱手与作揖并不相同,作揖需要鞠躬,后来人们才渐渐地将作揖礼简化,拱手和作揖逐渐经常混用。
谦德学堂的孩童们纷纷学着先生拱手礼的姿势,彼此拱手做礼。
国有成接着讲了作揖:作揖的方式为双手抱拳前举,同时身体前倾,膝盖略弯,很多时候常常是举手而已。严格来讲,作揖抱拳的通常方式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包住或者盖住右手,这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因为人们经常使用右手,在抵御或攻击他人的时候采用的多是右手,作揖时左手在外,而把用于攻击的右手包含在内,是一种有好的表达方式。
国有成看到有的孩子故意把左右手弄反,并没有喝止,他没有停下讲课的进度。孩子们活泼好动,大部分的同学可以接受,并记住就行,
他接着讲述了见面礼,一名学生站起来问道:“先生,见面礼,我知道。是一个人到另一人家里摆放带的礼物,这跟理解有什么关系呢?”
国有成夸奖了提问的学生:“问得好,见面礼是人们见面以后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不单单是礼物。比如咱们现在打招呼,见了面就是一个千。下面要讲的就是见面打招呼的礼仪。”
众位学生才听明白,原来先生讲的见面礼包括有作揖、拱手和拜等。大家继续听国有成讲课:作揖是古人相见时最为常用的礼节,具体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平行向前。一般的同性宾客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微向上。长揖是一种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比普通的作揖程度更深一些。拱手,是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拜,古人见面时最为庄重的一种礼节。后来的拜主要指跪拜,比如臣民在面见皇帝时候的跪拜礼。
国有成还讲了西方的握手礼,他隐去了贴面礼和吻手礼,孩子们年岁尚小,冷不丁的说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