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众人探讨中国瓷器,洋人论谈不亚国人(第1页)

国有成想往下巴上摸胡子,可是胡子早已不在,他只好摸了一下下巴,说道:“中国对于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瓷器的发明就对世界很有益处。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额陶器绘画就已经发展成熟。商朝时期高温烧制的白色石器技巧更加纯熟。唐朝时期,邢州的白瓷名扬天下,邢州也就是鄙人的家乡顺德府。宋朝时期,乳白色的定窑瓷器,淡蓝色的青白瓷漆,淡紫色的釉彩瓷器,还有在白色泥釉上绘制图案的磁州瓷器。其实宋朝最有名的瓷器来自于官窑,这些瓷器专供皇家朝廷使用。这个时期的瓷器有着专门的特点,瓷器的釉面或者本身出现膨胀时,瓷器发生龟裂,这种瓷器至今仍是收藏家的十分喜爱的一种。”

彼得点了点头:“您说得是宋朝时期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也包括景德镇、磁州窑、龙泉窑。还有您说得唐朝的瓷器发展,我听说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就有“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当时的古代制瓷以青釉和白釉为主,黄河流域的瓷窑以白瓷为主,南方则以越窑为主。是这样的吗?”

彼得起初说的时候,国有成并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买了假瓷器的洋人怎么会对瓷器感兴趣,偶尔收藏一件也就是兴趣之好,并非真得研究,直到彼得说完话,他才对彼得刮目相看,看来面前的洋人不容小觑。

国有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将话题继续延伸:“那么请皮特先生讲讲明清时期的瓷器发展,鄙人洗耳恭听。”他猜不透,既然这个洋人了解瓷器的发展史,为什么那日买了件赝品,却不声张呢?他留着疑问,想看看洋人到底掌握着多少专业的瓷器知识。

克里见彼得的知识比国有成丰富,也想看着彼得在中国人面前一展身手。

彼得学着中国人的谦虚,冲众人拱了拱手,道了一声不敢,然后站起来冲着众人微微一躬:“按说这个问题得在场的中国人回答,不过承蒙先生的好意,我就在此班门弄斧了。明朝时,景德镇的瓷器蜚声海外,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技术水准,除了景德镇的官窑以外,福建窑,江西横峰窑,广东广窑、浙江处窑、江苏瓯窑等等发展的也不错。清朝康熙年间,发明了珐琅彩、粉彩。雍正时,粉彩较为突出,乾隆时,技术上虽然精工细作,但是技艺却不如先前,瓷器质量有些下降。”

彼得说完,盯着国有成,想看看国有成的反应,没想到国有成不动声色,没有赞赏,也没有鄙夷。只见他两只手指轻轻地在腿上敲着,仿佛欣赏美妙的乐曲,彼得注意到,自己的发言停止,国有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