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东西建筑各有优劣,领学生诵读千字文(第1页)

另一点,火灾是木构建筑最致命的缺点,而作为西方建筑文化之源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虽然历经数千年的岁月,但依然保留着较多的遗存,一些数百年的建筑物仍然有使用功能,这些得益于它们兼顾的石质结构。

国有成听着彼得的讲述,觉得新鲜,虽然彼得提出了中国建筑的缺点,但他觉得最起码彼得讲得中性,带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中国建筑有着采光不足、通风不畅、拥挤糟杂的缺点。如果再正对着南边大门的正北面也装上一扇门,会使空气流通,也能减少三伏天的难受得酷热。中国老式的住宅,地上铺些土砖,阴暗潮湿,高顶椽屋,但是光线不足,夏天不能通风,冬天没法使用暖具,厨房、厕所等卫生比较堪忧。

彼得看着学堂的学生们,不知道他的发言学生们是否听得懂,但是他看了国有成的脸色,没有刚才克里那般的阴沉,目光扫到克里身上时,克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彼得引用了西方名人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一个人在为自己造房子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考虑住在里面的时候要尽量的舒服和方便吗?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人并不是不想住在舒服的房子里,但是我分析中国人自古注重秩序和风水,在设计和建造上考虑秩序和风水较多。

中国的建筑讲求“辨正方位”,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正北朝南、前卑后高、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内外有别,等级有序,这个可以从中国任何的建筑看出来。然而为了遵守这些条件,就要付出失去舒适的代价。

你们中国是最讲究风水的,做事之前都要翻黄历,事事都要图吉利。建筑呢?重视五行八卦方位的安排。我不懂的风水,但是我觉得风水讲究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有的却是纯粹的迷信,是违背科学、违背住着舒适原则的。中国的风水原则是远远高于舒适原则的。

国有成觉得彼得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要想从记忆里删除风水的概念,他做不到。

彼得接着讲道:刚才说了第一方面,西方的建筑雄伟挺拔,比中国传统建筑的低矮、简单要强,西洋建筑的高大、华美和居住舒适。第二点,我讲一下我喜欢的戏剧。你们愿意听吗?

彼得的中国话讲得有些绕口,但是学生们还是听懂了他的话,一半的学生将头扭过来,看着老师,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愿意。

国有成大了声音:“中国的东方文化有好的一方面,西方的文明也有不足,如果彼得先生可以只将中国的不足,那么还是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