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沉默不语终开口,调整岗位收用具(第1页)

国有成绝不会想勒泰为了把古琴落泪心伤,更不会觉得贴上菊花小品是向他人证明自己与朝廷心连心,同命运,甚至不会想到关羽第一等的性情就是忠义,而绝不会像国有成一般“以下犯上”。

自古以来,文人的心里有种天生的臆想,他们一方面对于丑恶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对美好抱有浪漫的天真。即便真正惹出了麻烦,仍幻想着他人主动示好。

办公室原来的布置从风雅换成现在的风骨,国有成仅凭一首台湾爱国诗人的诗作就认定勒泰大人认可了他的条约大褂未免有些牵强。

勒泰专注的看着关羽画像,是被关羽身上的体现“忠信孝诚节义勇”的精神所感,在国有成看来,勒泰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临国难而愈显勇的表现。

这种表现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觉察不到什么,但如果放在一个殴打过穿着条约大褂下属的领导身上,做作的意味非常明显。

国有成并不知道这幅画的深意,勒泰是向每位到过办公室的同事们宣示:别看勒泰打了国有成,他勒泰也是位有着家国情怀的好人,更是具有朴素爱国情感的一般人。他和国有成的争执不是因为国有成穿了件条约大褂。

放松神经的只有屋子里的国有成,其他人仍旧不敢大意,他们紧紧盯着国有成,生怕高大的国有成再撒“癔症”。

勒泰是办公室唯一可以先发声的人,他盯着关羽画像不说话,一屋的人更不敢开口。关键众人不知从何说起。

虽然闻着沉香木的味道,但是屋子里只剩下西洋钟的滴答滴答声,屋内的气氛压抑沉闷,好像有块石头压在国有成的胸口,国有成想问问勒泰到底把他叫到这里来做什么?

他先看了陈省之一眼,陈省之则立刻将头扭转一边,国有成觉得今天的事情似乎不妙。他舔了舔嘴唇,最终没有说话。

“当”的一声,西洋钟每过半点就敲击一下,清脆的钟声将勒泰静止不动的身躯唤醒。

勒泰从袖管里掏出一根旱烟袋,铜制的烟袋锅闪闪发亮,烟嘴镶了玉石,半尺多长的小烟袋拴着黄色的烟袋包。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装好烟丝,马上有人递过一根点燃的麦秸秆,勒泰吧咂吧咂地吸完一锅烟袋,他将吸过的烟丝敲再痰盂里。

勒泰对着关公的圣像深深一揖,接着才转过身,旁边已有人将椅子放回原位。

勒泰没有坐下,严肃地对着国有成说道:“敬之啊,我也不跟你客套,今个咱就看门见山直接说了吧。”勒泰望着国有成,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