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不单会武术,会技巧的手艺人比比皆是,还有唱小曲、说书、讲相声的人,国有成觉得能在天桥混碗饭不容易,每天都要把绝活亮出来,还得天天不重样,这就考验了一个懂技艺的人是否能天天出新,段段不一样。
假如唱曲、说书、讲相声的艺人每天只讲一个段子,天天重复,甭说围观的人不听,恐怕口艺人自己都觉得腻烦。
逛了一会儿,亲戚们散落在各个小摊子上。若不是国有成在每个亲戚男的辫子上系了彩绳,女的头发上扎了彩绳,他等到天黑,也不能将众人全部拢到一起。
逛天桥的人大都有钱,想想看,在众人围成一堆的各个手艺摊子前,每个摊子不扔几个铜板,稍稍有点名气的角唱戏,不买门票还进不了戏围子,只能在厚厚的幕帐围起的外边听声。
即便是不卖膏药的摊子,人们辛苦地演练了一套“绝活”,摊主将锣放在你的面前,你能不给几个铜板吗?这些卖艺的靠的就是观众们的打赏,否则一天下来,吃喝住店,还要交摊位费,这些钱都从看客们的赏给的小费中得来。
逛天桥的人们没有钱可以,但不能没有时间。有了闲钱和闲时功夫,才能在这条街上当个“大爷”,才能在摊主将盘子伸到你面前时,没有钱打赏也能在场子地下拼命的鼓掌、叫好。
有些闲的没事的人,天天的逛天桥,摊主们也愿意有人捧场。
经常逛天桥的人觉得在天桥才是人生,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就得任着性子挥霍着什么,有钱的人赏钱,没钱的人贡献时间。总之,这里摆摊的人们可以通过技艺挣到名利,逛得人可以找到被人尊崇的感觉,花钱不多,十几个铜板就能换来摊主的一声大爷,若是有钱的主赏了一两银子或一块银洋,摆摊的艺人会给打赏的人放上一把长凳,并把人尊称为“老爷”。
除了卖艺、卖膏药和闲逛的人们,这里最多的就是乞丐了,或两三个人蹲在一起,或单个乞讨。乞丐们希望每个到天桥游览的人们都能打赏给自己铜板,没有钱怎么能到天桥潇洒呢?乞丐们这样认为,卖艺的也是这么想的。
只要初次来天桥的人就会被这里的氛围感染,如同走进了从未去过的大观园,人们不管人群里叫好、鼓掌的成分有多少水份,单是天桥把式的技艺就会令人惊叹。
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用肩膀顶着一根七八米长、小腿肚子粗细的大竹竿,竹竿缝了红布、挂着铃铛,壮汉从左肩晃到了右肩而面不改色,等到他用下吧顶着竹竿底部走了几圈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