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心里哼了一声,你们这是挖好了陷阱让我往里跳,我才不会上当呢。一个夸得有板有眼,另一个却装作什么都不在乎,这种“双簧”,他在生意场上见得多了。
彼得装作有兴趣的问了一句:“那章老板打算多少价格出手,你大老远的来了,我要是不买下来,岂不是让您吃了闭门羹。”
国有恒差点笑出来,彼得即便在中国待的久了,他还是不懂的中国的语言魅力,吃闭门羹是指不愿意见到某人,放在这种场合说出来一点儿也不恰当。
章明堂没有计较:“我就是拿过来,让彼得先生看看,没打算出手。”
彼得方法掌握了主动权,还是装作想买的样子来:“您开个价吧。”这样的玉雕,最近,他收了十几块,国有成上次鉴定过,再说独山玉又没有和田玉珍贵,即便雕刻技术高超,也不过是个市场价格,刚才他只是试探国有成,看看二人是否合谋一起来骗他的银子。凭着这么些年的经验,他觉得国有成估价有些低,这件器物整块的玉石购买大概在一千两银子,加上给雕工的工钱,这块雕件一尺左右,荷花上面的叶脉纹理都雕的清清楚楚,青蛙的眼睛还有留白,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刻不出这么完美的东西的,两千两银子的成本,加上古玩店收购价格,这件玉器的成本就在三千两银子,只是,这件东西不像是老物件,只是一件艺术品。
章明堂在彼得考虑思索的同时,饮下了一杯奶茶,嗓子黏黏得,想吐出来,又怕不礼貌,他试着咳嗽了几声,仍觉得嗓子眼痒痒的,他还是重复着那句话:“第一次见面,我不说价格,只是给彼得先生掌掌眼。”
彼得始终认为章明堂一定给了国有成什么好处,才使他又来推销物件的,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在面前的两个中国人之上,他今天绝不会购买这件玉石的,但是他要演一出好戏给两个中国人看。于是,他走到箱子旁,搬起整块的玉石,内心掂量了一下,起码有二三十斤重,他又摸了摸于是,质地却如国有成所说细腻,而且他拿出放大镜仔细地看着玉石,整块玉石没有裂纹、没有白筋更没有太多的杂质,却是是一件特级的独山玉雕件,他定了定心神,就按国有成给出的最高价格,他轻轻地合上箱子,走到章老板面前:“那就三千两吧,我觉得值这个价格。”三千两收下,运到伦敦的古玩店就可以卖到五千两银子以上。这笔买卖划得来。
章明堂站起身,握了一下彼得的手,彼得以为自己看透了章老板的心,于是唤过仆人,去取银票。
章明堂走到箱子旁,将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