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饭,两位洋人告辞出了学堂。
克里有些不解地问道:“你说这位国先生为什么那么肯定地说你的玉石手把件是仿古的赝品呢?”
彼得有些没好气,没看克里,坐在洋马车里冲外面吐了一口唾沫:“他说的是一方面,也不一定对,我再找几个师傅给看看。”说着彼得嫌车夫赶车较慢,狠狠地跺着车厢板,喊道:“快点,琉璃厂。”
克里见彼得着急,也就不再继续询问,闭上了眼睛假寐。
阿布扎等洋人走后,将碗筷刷洗干净,他走到西屋带着兴奋的表情对国有成说到:“我是第一次见洋人,洋人讲可就是好。”
国有成皱起眉头,阿布扎没有看到国有成的表情,一边收拾着屋内的茶盏,一边继续说着:“人洋人说得就是高明,西方的东西就是比咱大清的先进。”
国有成累了一个上午,中午还为大家做饭,此时他刚躺在床上的时候,早已疲惫不堪,阿布扎与他说的话,他嗯了几声之后,就翻了身,沉沉地睡去。
不曾想,阿布扎见国有成睡得沉,快到上课的时候,国有成还在沉睡,他不忍心叫醒国有成,睡会吧,先生你可够累得。
孩子们全都做在学堂里,老师没有来,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上午见到洋人的见闻,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教室里从没像现在这样杂乱,谦德学堂开办至今,从没有出现过老师不来上课的情况,孩子们像被放出了鸟笼的小鸟儿,一下子拥抱了大自然,也就将平时孩童的天性发挥了出来。
阿布扎听到教室里传来的噪杂声,连忙让孩子们默声,孩童们停了一会儿,接着将阿布扎的话抛到脑后,阿布扎只好将教室的门关上,又把西屋的门关好。
国有成上午听课是费了精力的,他在克里讲述的每句话里琢磨,并用最大的气力向彼得喊出那句话,中午彼得不相信古玉是仿古玉,他解释了几遍,已经觉得心力憔悴,体力不支,刚躺下,阿布扎不会表达,只会用好表明西方文明的好处。
国有成认同对于西方文明的先进,接受眼下的现实,但也是不卑不亢地接受西方文明,绝不做亡国奴般地屈膝献媚般的“崇洋媚外”。他下午的时候一定要和学生们讲清楚这个底线,我们学习西洋的技术是时代发展必经的道路,但是我们心里、骨子里,乃至我们的灵魂里一定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先进的西方技术可以学,中国古之君子的底色不能变!
国有成回答阿布扎之后,就进入了梦乡,就在阿布扎思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