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送来的衣服大都缝缝补补,也有人新作衣服的,但毕竟是少数。张卿芸做活仔细,价钱又比旁人开价低,因此,胡同里的邻居都乐意把衣服送到她这里缝补。
玉兰的手艺是跟母亲学的,除帮母亲做些针线活之外,她主要缝鞋垫,纳鞋底,做新鞋。
虽说二人挣得都不多,但是仍为这个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大女儿国玉梅嫁的女婿在通州,时不时的也会往家里捎些东西。
张卿芸一边做着活,一边问女儿:“玉兰,中午咱们吃什么饭?”
玉兰应道:“娘,随便吧。”
张卿芸看了看国有成,对孩子说道:“大米饭吧。有段时间没吃了。”
玉兰摇摇头:“米留着吧,等玉堂回来的时候,再吃大米饭。”
玉兰懂事,知道家里的米不多,准备等三弟回家的时候,做顿好饭。
张卿芸轻轻“嗳”了一声,中午喝大米粥省米。
一群小孩跟在一个穿着的八旗兵装扮的乞丐身后。
这名乞丐头戴尖顶红缨铁盔,身穿白色甲胄,手拿一根树枝,双腿跨开,一边蹦,边喊着:“驾,驾,驾……”
孩童齐声唱着:
八旗好,八旗秒,八旗弟子呱呱叫。
以前当官儿骑马又坐轿,现在穷酸要饭儿吃瓜唠。
嘿,你说骄傲不骄傲?嘿,你说骄傲不骄傲!
乞丐走到一个卖烧饼的摊子前,拿起架势:一勒缰绳,上身后仰,喊了一声:吁~~~,接着一指按着鼻孔,嘴中学着马叫:“嘛~~赫~~”嗓子传来战马的嘶鸣,他晃晃头,抬起左腿,绷直了向前踢出一脚,接着又把腿撤到身后,前脚掌重复磨着地面。
乞丐停下的位置正好在烧饼摊前,想必多日未曾吃过烧饼,肚中饥肠辘辘的他渴望摊主施舍一个烧饼解饥。
买烧饼的人叫了一声好。
卖烧饼的却无动于衷,每日街面上要饭的多了去了,假如每个叫花子都给一个烧饼,他的生意怎么做?又该如何赚钱?
街上人来人往,“八旗”乞丐模仿动物来要饭,还是头一遭,人们纷纷驻足了观看。
烧饼摊主厌恶地闭了眼睛挥挥手:“赶紧走,赶紧走,我这儿做生意呢!”
乞丐见摊主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动作,继续上演了一把人学马叫的模仿秀,只不过这次,乞丐盯着摊主的眼睛,做完上述的动作。
摊主气呼呼地将面团使劲砸在木案板上,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