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洋人哪,比义和团更加令人不齿,国有成摸了以下均馆给的银票,扭头看着窗外的风景。
彼得似乎知道了国有成的心思:“怎么?看到这么一件宝物落入他国之人的手里,觉得心酸?”他没有说的太过直白,占领了别人的国家,有抢走这个国家的私人宝物,对于教育礼仪道德的私塾先生来说,是不是一件奇耻大辱呢?
国有成回了一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都都已经丢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命都难以保全,还提什么国宝。”
彼得不相信,仍旧问道:“不是给了你一千两银子吗,怎么,你还不高兴?要知道,上尉给的可是我平时找你鉴定费用的好几倍呀,军队的人出手就是大方,哼,抢来的银票,又不能拿到英国去花,还不多给你一些,要是我,我就给你三千两,要知道你最后鉴定的文物,可真是一件举世珍宝呀!”
彼得越是这么说,国有成的心里就越难受,他真想到没人的地方狠狠地抽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为什么刚才不说少一些,或者不说那么真,他这么做无疑充当了洋人们的“走狗”,他不能原谅自己这样的行为。
学堂到了,彼得恭敬地请国有成下马,并说有时间的话,也请国有成到他那里鉴定一下,国有成嗯了一声,径直走到学堂里。
听着彼得的话音,彼得也从这场京城的劫难中搜罗不少好物件,他的心又被刺了一下。
回来的时候,李向楠正在烧火,国有成走回房间,换了一套衣服以后,才来到灶间,他从衣服里掏出一张银票,就扔在了炉膛里。
烧吧,这原本就是中国人的银子,他宁可不要这一千两银子的银票,也绝不会让大清的银号受到损失。他看着银票化成灰烬,似乎在对刚才鉴定文物的忏悔。陈省之与李向楠、吴自立,都看着国有成,他从一回来就一言不发,而且烧掉一件东西。
吴自立专门跑到大门口,发现没有洋兵站岗,又连忙跑了回来。
国有成心情郁闷,抱出一坛白酒,要与陈省之喝个痛快。
陈省之掏出银子,让吴自立去买几个熟菜,吴自立小跑着出去,不一会儿买来两荤两素。
国有成郁闷地讲完在洋军官处的遭遇,陈省之也觉得新奇:“这么说,你真地看到了一件举世珍宝?”
国有成的今天只喝了四五盅酒,就觉得脑袋晕沉,他不确定:“或许是吧,也许是真的,也许看走了眼。”似乎洋人抢的宝物就是他的东西一般。
陈省之见国有成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