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沿着翰林院的大门向西走着,城墙高六米高达六米以上,墙体外修了横七竖八的十五层特制城砖结构,磨砖对缝,精工细造。墙顶黄琉璃瓦,外抹麻灰刷红涂料。
三座门的宫墙平直延伸到长安门,农历年前粉刷的红墙,留有前日的雨水的水痕。
他一边走着,一边回想着翰林院的过往。二十多年来,他何曾放假休息超过十天时间?哪怕新年里放假都是抢着加班,他已经把单位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虽然“家里人”都不喜欢他,但那毕竟是自己奋斗一生的归属地。突然地离开,他难以适应。下午不去上班尚能掩饰,明天怎么办?剩下的十天时间该如何给妻子解释,总不能日日说谎吧。
国有成停下脚步,决心把真实的情况告知妻子。
这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皇帝宫城,墙壁透着高贵与华丽,它不仅有辉煌和荣耀,还有沉重与屈辱,只有走在宫墙外的道路上,才能感受到至高无上的庄重与威严,似乎厚重的墙壁向每位走过的行人讲述昨日发生的故事,用红墙黄琉璃瓦的身影不断述说着……
国有成走上前去,故意贴着墙根,孩童似的伸出一指抚摸着宫墙上的红色,似乎摸到了这座宫墙的心跳,感受到宫墙的沧桑。
国有成夹紧了破碎的官服包袱,心中数着古代君子的名字,孔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韩愈、程颐、朱熹、王守仁、曾国藩……一步一个按朝代先后,念着名字地走着。
在他步伐里,他每走一步,就如同反穿着靴子着前行,看似脚向前行,却又转了方向回到身后。他不想离开翰林院,他的前半生与翰林院生息与共。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在他不甚伟大的半生里,他把他的一切,他的皱纹、他的白发、他的官服、他的所有感情和他充满着热切的爱都给了翰林院,他把青春无悔地献给了院里,只把一地破碎留给了他自己,他对事业的忠诚,对单位的执着的爱,终是没人理解。
国有成无法抹去二十多年的记忆,只能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或许在他人眼中,国有成是没有缤纷色彩,只有黑白色调枯燥的墨竹画;或是没有花团锦簇绿叶相衬的香花,只是孤立线条的枯藤干枝。
他是这样的人吗?国有成不想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更不想知道众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人,他看了看指甲里的红墙色彩,无声地仰天长叹,怎么成为君子这么难?为什么坚持一些原则,就会遭到更无情的打击?
难道终其一生梦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