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震将背后的扇子拿出来,啪地一下打开,一边摇着一边盯着正在做工的国玉兰。
国玉兰脸上荡起一抹红晕,放下鞋垫,直奔西屋。
张卿芸招呼二人:“两位客官,请坐。”她用袖子拂了拂凳子。
国有成白了一眼年轻人,继续看着手上的字帖。离闷热的夏天还有好几个月,这个时候打着折扇附庸风雅不说,年轻人的故意为之倒显得做作。
海贝勒看着桌上的字,不由赞赏道:“这位兄台的字可写得好。秀丽圆润,字里有着不一样的风骨。”
国有成哦了一声,拱拱手:“兄台抬爱,一般而已。”国有成看见说话的男子。虽然腰带不是明黄色,但腰带里缀着四块方玉,此人不是皇族近支,但仍是“黄带子”的其他宗室。
八旗贵族?国有成联想到勒泰也是满人,就把热情打招呼的念头压了下去。他的心头闪过一丝疑虑,莫不是勒泰找人打上门来吧!
如果真是那样,他倒不怕。在自己家里,他们不敢放肆。
那震将扇子别在腰间,拿起鞋垫。鞋垫上绣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丝线将鞋垫打扮得可爱动人,菱形、三角形、花型、波浪形的线脚线包边,鞋垫见了就想垫在脚底。
张卿芸看年轻人看得仔细,连忙推销着:“自家姑娘绣的,六层棉布呢?垫在鞋里吸汗排气,不臭脚。”
那震放下鞋垫,拍了拍手,看了西屋一眼:“那好,拿十副鞋垫。”
张卿芸喜上眉梢,喊着:“玉兰,快点出来,这位少爷买鞋垫呢!”
“这么多,可做不出来。让他到别家买去吧。”西屋的玉兰着急地回复母亲。
那震从身上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上面盖着“裕庆号”钱庄的印鉴。他问道:“多少钱一双鞋垫?”
张卿芸:“不贵,平时一两银子买四双。您要的多的话,我给你算五双。还有自己做的鞋。您要不?”大主顾从来没有买过她家的东西。
那震又掏出一张银票:“那好,买五十两银子的鞋垫,再买五十两银子的鞋。”他没问布鞋的价钱。
西屋马上回应:“真做不了!这位爷,您还是去别处吧!”
国玉兰到手的生意不做,急得张卿芸差点蹦起来。赶紧高声应道:“做得了,做得了。”
那震将一百两银子的银票给了张卿芸:“那您收好,我也不催您什么时候做好,一个月,三个月都成。您也不用送,到时我来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