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里的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赞同这个人的发言,不管怎么说,现在所有的考试都是八股文章,另一位身材瘦小带着眼镜,留着山羊胡的老学究附和道:“我就很认同刚才的这位仁兄的看法。八股文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易经》、《春秋》)中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程朱的注释作为依据,每个文章段落都有固定的字数限制,”康熙爷时规定550字,乾隆爷规定700字,这有什么错,有些章法还得循着古人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说康南海好处的年轻人回应道:“这位老先生说的是。“
老先生双手扶着拐杖,哼了一声,气的胡子一翘一翘的,丝毫不买年轻人附和的帐,好像年轻人的言论大逆不道,他是在诽谤圣贤,不尊敬古法,年轻人诋毁的不仅仅是古人,仿佛说的就是老先生自己。
”八股文,是对偶之意的文章,是一种说理的韵体骈文,有着固定的程式要求。在格式上要求考生严格遵守八种死板的结构模式,句子和句子之间还讲究对偶,整篇文章字数规定严格,不能增减一字,自明代至今,五百多年间,命题不离“四书五经”里面陈旧的古代话题,援引示例也必须是以前的古代,不能涉及时事,考生没法抒发己见,总结成一句话,八股文就是严重脱离现实的一种迂腐文体。敢问众位兄弟师长,写好八股文可以免除西洋的欺辱吗?”说完,他冲众人拱了拱手。
老先生气的咳嗽了几声,茶馆内的人们也都议论着,但谁都没有再反驳。
他身旁的年轻人继续说道:“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软如泥。国家本为求生计,谁晓得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的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反复嚼,可有甜意?辜负光阴,昏蒙一世。即便骗得高官,也是百姓和朝廷的晦气。”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过“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可见八股文的死板程式使得文人士子们钻入这种无实用价值的文字游戏中,既不能科技强国,又疏于学问,甚至对于古人经典书籍并不是一种求学的最好方式,学子们的思想被眼中捆束,缺乏继承与创新的做学问方法。
国有成大声地叫了一声好,这位年轻人说的和唱戏里的戏文一般,厅里的几个人却闭着眼睛摇了摇头。
那位老学究的对于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