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卢仝说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杯面。一杯喉咙润,两杯破孤闷,三杯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杯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可毛孔散。五杯肌骨清,六杯通仙灵,七杯吃不得已,便觉两腋习生风。”这首诗国有成时时读来,时时觉得诗人说得非常贴切。
晋代的张华给茶起了个名字,叫做“不夜侯”,因为喝茶使人减少睡眠,以此得名。国有成以前晚上八点饮过茶叶,也曾被这“不夜侯”折腾了一宿没睡,古人的精辟之言到了现在仍实用。
诗人杜牧写过:“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宋朝的陆游嗜茶成癖,外出时他经常带着茶灶。一生之中,他写的茶诗就有两百多首。
宋代文人杜小山用首诗表达宋朝的饮茶之风:“寒夜客来茶当酒,竹栌汤沸大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国有成觉得可以从杜诗人的诗作中体现出寒夜品茗的快乐之情。
国有成写过杜小山的诗作后,放下笔,轻嘬了一杯茶,清高的茶香充满整个口腔。
那少爷这次带来的茶叶是极品毛尖,每根茶芽上都有银毫,价值起码要三百两银子以上。他平时从没喝过如此高档的茶叶,因此,每喝一口都是细细的品着,生怕一口吞下,品尝不到茶叶的香味。
明末的王毗翁写过:“录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本朝的汪士慎写过:“共对幽窗吸白云皆清芳。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客不返。”
国有成又写下一首:“二月东风草着花,草花觅路得山家,山中女伴青丝笼,去采针头绿雪芽。”
本朝的乾隆皇帝曾得八十八岁的高寿,他一生贴别喜欢喝茶,到了晚年时更是嗜茶如命。八十五岁退休时,一位太医院的医生不免感叹:“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位皇帝倒是想得开,他回了太医一句:“君不可一日无茶。”
国有成将一壶茶叶喝完,又续上少半壶水。即便是好的绿茶也只能泡过两次,再泡就没有茶叶的味道和清香了。
他想起陈省之给的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是用茶叶和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窖制而成,此法即可以保持茶叶的味道,还能兼有茉莉的花香。
国有成还知道木樨、茉莉、梅花、桂花、玫瑰、蔷薇、兰蕙、菊花、桅子花、木香花等都可以做茶。茉莉花茶是所有花茶中最好的茶叶。
茉莉原产于波斯,后来移植到海南,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